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技术 | 第11-12页 |
1.3 土著微生物对于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的影响 | 第12-13页 |
1.4 气体杂质SO_2对于深部咸水层CO_2地质储存的影响 | 第13-15页 |
1.5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 第15页 |
1.6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7-2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7-20页 |
2.1.1 CO_2-SO_2混合气体 | 第17页 |
2.1.2 咸水层土著微生物样品 | 第17页 |
2.1.3 咸水层水体样品 | 第17页 |
2.1.4 咸水层岩石样品 | 第17-18页 |
2.1.5 实验试剂、仪器与设备 | 第18-2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20页 |
2.2.1 咸水层土著微生物扩大培养实验 | 第20页 |
2.2.2 反应釜模拟实验 | 第20页 |
2.3 测试方法 | 第20-22页 |
2.3.1 微生物指标测试 | 第20-21页 |
2.3.2 水化学组分测试 | 第21页 |
2.3.3 岩石形貌观察 | 第21-22页 |
第3章 气体杂质SO_2存在下微生物-CO_2-咸水-砂岩相互作用体系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结构特征 | 第22-36页 |
3.1 微生物样品的荧光定量PCR测试结果分析 | 第22-23页 |
3.2 气体杂质SO_2存在下体系微生物的群落多样性变化特征 | 第23-27页 |
3.2.1 OTU聚类分析 | 第23-25页 |
3.2.2 多样性分析 | 第25-27页 |
3.3 气体杂质SO_2存在下体系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变化特征 | 第27-33页 |
3.3.1 物种分类分析 | 第27-31页 |
3.3.2 多维度分析 | 第31-33页 |
3.4 气体杂质SO_2存在下体系主要的微生物功能 | 第33-36页 |
第4章 气体杂质SO_2对于微生物-CO_2-咸水-砂岩相互作用体系地球化学反应机理的影响 | 第36-46页 |
4.1 气体杂质SO_2存在下体系主要矿物溶蚀 | 第36-41页 |
4.2 气体杂质SO_2存在下体系主要新生矿物沉淀 | 第41-45页 |
4.3 气体杂质SO_2的存在对于微生物介导下CO_2咸水层地质储存的影响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46-48页 |
5.1 结论 | 第46页 |
5.2 建议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