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湿式离合器及其相关概述 | 第14-23页 |
1.3.1 湿式离合器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1.3.2 湿式离合器接合过程分析 | 第16-17页 |
1.3.3 湿式离合器摩擦机理分析 | 第17-19页 |
1.3.4 湿式离合器与干式离合器的对比 | 第19-20页 |
1.3.5 湿式摩擦材料及摩擦片表面油槽结构 | 第20-23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第2章 湿式摩擦副间液体流场特性的理论分析 | 第24-36页 |
2.1 CFD基本控制方程 | 第24-27页 |
2.1.1 连续性方程 | 第25页 |
2.1.2 动量方程 | 第25-26页 |
2.1.3 能量方程 | 第26-27页 |
2.2 湍流流动的相关理论 | 第27-30页 |
2.2.1 湍流的特征 | 第28-29页 |
2.2.2 湍流的控制方程 | 第29-30页 |
2.3 k-ε双方程模型 | 第30-33页 |
2.3.1 定义及相关计算公式 | 第31-32页 |
2.3.2 模型的适用性 | 第32-33页 |
2.3.3 RNG k-ε与Realizable k-ε双方程模型 | 第33页 |
2.4 对流换热的理论基础 | 第33-35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3章 不同油槽结构的湿式摩擦片的仿真建模 | 第36-46页 |
3.1 湿式摩擦副三维模型的创建 | 第37-39页 |
3.1.1 三维模型尺寸参数 | 第37页 |
3.1.2 三维模型的绘制 | 第37-39页 |
3.2 模型前处理与网格划分 | 第39-43页 |
3.2.1 模型简化 | 第39-41页 |
3.2.2 网格划分 | 第41-43页 |
3.3 数值计算预处理 | 第43-45页 |
3.3.1 基本条件假设 | 第43-44页 |
3.3.2 边界条件 | 第44页 |
3.3.3 收敛准则 | 第44-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湿式摩擦副间液体流场内特性仿真分析 | 第46-72页 |
4.1 各湿式摩擦副间速度场特性仿真分析 | 第47-51页 |
4.1.1 径向油槽摩擦片速度场分析 | 第47-49页 |
4.1.2 射线油槽摩擦片速度场分析 | 第49-50页 |
4.1.3 方形油槽摩擦片速度场分析 | 第50-51页 |
4.2 各湿式摩擦副间温度场特性仿真分析 | 第51-55页 |
4.2.1 径向油槽摩擦片温度场分析 | 第52-53页 |
4.2.2 射线油槽摩擦片温度场分析 | 第53-54页 |
4.2.3 方形油槽摩擦片温度场分析 | 第54-55页 |
4.3 各湿式摩擦副间压力场特性仿真分析 | 第55-58页 |
4.3.1 径向油槽摩擦片压力场分析 | 第55-56页 |
4.3.2 射线油槽摩擦片压力场分析 | 第56-57页 |
4.3.3 方形油槽摩擦片压力场分析 | 第57-58页 |
4.4 不同入口流速时各油槽结构摩擦片内特性分析 | 第58-63页 |
4.5 不同接合转速时各油槽结构摩擦片内特性分析 | 第63-70页 |
4.6 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 | 第70-7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5章 湿式离合器接合期间摩擦片间流体特性试验 | 第72-82页 |
5.1 台架试验介绍 | 第72-77页 |
5.1.1 试验目的 | 第72页 |
5.1.2 试验仪器 | 第72-75页 |
5.1.3 试验条件 | 第75-77页 |
5.2 试验步骤及结果分析 | 第77-81页 |
5.2.1 流体运动初步分析 | 第77页 |
5.2.2 试验步骤 | 第77-78页 |
5.2.3 结果分析 | 第78-81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6.1 全文总结 | 第82-8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