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 (一)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 (二)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一)研究内容 | 第14页 |
| (二)研究方法 | 第14页 |
| 四、本文的创新点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5-21页 |
|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15-17页 |
| (一)银行危机理论 | 第15页 |
| (二)银行的脆弱性理论 | 第15-16页 |
| (三)银行的金融中介理论 | 第16页 |
| (四)存款者挤兑理论 | 第16-17页 |
|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 三、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容 | 第18-19页 |
| (一)存款保险制度的定义 | 第18页 |
| (二)存款保险的性质和范围 | 第18-19页 |
| (三)最高偿付限额 | 第19页 |
| 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重要性 | 第19-21页 |
| (一)可以来保护存款人权益 | 第19页 |
| (二)可以有效促进金融机构审慎稳健的经营 | 第19-20页 |
| (三)可以全面完善及加强现有的金融安全网 | 第20-21页 |
| 第三章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对苏州银行的影响分析 | 第21-29页 |
| 一、存款保险制度对苏州银行的有利影响 | 第21-25页 |
| (一)有利于促进苏州银行与国有商业银行公平竞争 | 第21-22页 |
| (二)有利于增强苏州银行自身抗风险能力 | 第22-23页 |
| (三)有利于苏州银行利用利率市场化吸储 | 第23页 |
| (四)有利于降低苏州银行出现银行危机几率 | 第23-25页 |
| 二、存款保险制度可能对苏州银行的产生的不利影响及原因 | 第25-29页 |
| (一)苏州银行会面临更严峻的金融市场竞争环境 | 第25页 |
| (二)增加苏州银行运营成本的可能性 | 第25-26页 |
| (三)增加诱发苏州银行道德风险的可能性 | 第26-27页 |
| (四)有可能会造成部分类型储户的流失 | 第27-29页 |
| 第四章 苏州银行发展环境分析 | 第29-35页 |
| 一、苏州银行基本情况 | 第29-30页 |
| 二、外在环境 | 第30-33页 |
| (一)国家经济政策。 | 第30页 |
| (二)苏州地区的经济优势 | 第30-31页 |
| (三)苏州银行与其他银行间的竞争 | 第31-33页 |
| 三、内部政策 | 第33-35页 |
| (一)将存款利率上浮至 30% | 第33-34页 |
| (二)推进小微贷、零售业务等推进中间业务 | 第34页 |
| (三)拓展互联网金融,推进多元化经营 | 第34-35页 |
| 第五章 积极应对,提高苏州银行对存款保险 制度的适应性 | 第35-39页 |
| 一、加强对存款保险制度宣传 | 第35页 |
| 二、提前准备,积极应对 | 第35-36页 |
| 三、加强对资产的风险把控,加强对员工的风险意识培训 | 第36-37页 |
| 四、做好广告宣传,强化苏州银行地方优势、安全优势 | 第37页 |
| 五、坚持特色化、差异化发展,拓展新型业务 | 第37-39页 |
| 第六章结论 | 第39-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