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1.2.1 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9-10页 |
1.2.2 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内在要求 | 第10页 |
1.2.3 为做好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工作提供理论支撑 | 第10-11页 |
1.3 概念阐述 | 第11-13页 |
1.3.1 定义 | 第11-12页 |
1.3.2 海河流域水利突发公共事件特点 | 第12-13页 |
1.4 文献综述研究 | 第13-15页 |
1.4.1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方面研究 | 第13页 |
1.4.2 水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研究成果综述 | 第13-14页 |
1.4.3 国外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的主要做法 | 第14-15页 |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5-17页 |
1.5.1 研究思路 | 第15-16页 |
1.5.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海河流域基本概况及常见水利突发公共事件 | 第17-25页 |
2.1 流域自然地理及社会经济 | 第17-20页 |
2.1.1 自然地理 | 第17-18页 |
2.1.2 河流水系 | 第18页 |
2.1.3 社会经济 | 第18-20页 |
2.2 国内水利突发公共事件 | 第20-22页 |
2.2.1 2005 年珠江流域成功应对水体污染 | 第20-21页 |
2.2.2 2007 年淮河流域特大洪水应对经验 | 第21-22页 |
2.3 海河流域常见水利突发公共事件 | 第22-25页 |
2.3.1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 | 第22页 |
2.3.2 地区性水事矛盾与纠纷 | 第22-23页 |
2.3.3 偶发性的洪涝灾害 | 第23-25页 |
第三章 海河流域水利突发公共事件的原因分析 | 第25-34页 |
3.1 自然原因 | 第25-28页 |
3.1.1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 | 第25页 |
3.1.2 流域降水量和地表水资源量减少 | 第25-26页 |
3.1.3 夏季暴雨集中,洪水变化剧烈 | 第26-28页 |
3.2 历史原因 | 第28-29页 |
3.2.1 地理位置特殊 | 第28页 |
3.2.2 水资源开发过度 | 第28页 |
3.2.3 综合治理规划滞后 | 第28-29页 |
3.3 社会原因 | 第29-31页 |
3.3.1 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利保障能力提出新的要求 | 第29-30页 |
3.3.2 用水需求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 | 第30-31页 |
3.3.3 农村饮水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 第31页 |
3.4 人为原因 | 第31-34页 |
3.4.1 人类活动对下垫面条件造成径流量变小 | 第31-32页 |
3.4.2 人类活动对地表饮用水源地造成污染 | 第32页 |
3.4.3 防洪工程薄弱环节多 | 第32-33页 |
3.4.4 防汛工作面临挑战多 | 第33-34页 |
第四章 海河流域水利突发事件对策分析与管理措施 | 第34-55页 |
4.1 对策分析 | 第34-46页 |
4.1.1 建立水污染应急处理机制 | 第34-40页 |
4.1.2 建立稳定水事秩序应急机制 | 第40-41页 |
4.1.3 建立防洪减灾应急处理机制 | 第41-46页 |
4.2 管理措施 | 第46-55页 |
4.2.1 预测预警能力建设 | 第46-49页 |
4.2.2 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 第49-50页 |
4.2.3 公共事件应对体系建设 | 第50-52页 |
4.2.4 综合执法体系建设 | 第52-55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8页 |
5.1 结论 | 第55-56页 |
5.2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