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0-14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1.1 选题缘由 | 第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3 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2 护患关系视角下中职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的调查 | 第14-27页 |
2.1 调查问卷的设计 | 第14页 |
2.1.1 问卷维度的构建 | 第14页 |
2.1.2 正式问卷的设计 | 第14页 |
2.2 调查对象的选择 | 第14-15页 |
2.3 调查结果的分析 | 第15-25页 |
2.3.1 护患关系认知 | 第15-16页 |
2.3.2 职业认同认知 | 第16-17页 |
2.3.3 职业道德认知 | 第17-18页 |
2.3.4 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 第18-20页 |
2.3.5 职业道德教育内容 | 第20-21页 |
2.3.6 职业道德教育方法 | 第21-23页 |
2.3.7 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 第23-25页 |
2.3.8 开放性问题 | 第25页 |
2.4 调查结果的总结 | 第25-27页 |
3 中职护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 第27-31页 |
3.1 中职护生护患关系认知偏差 | 第27页 |
3.2 中职护生职业认同不高 | 第27页 |
3.3 中职护生职业道德认知模糊 | 第27-28页 |
3.4 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视不够 | 第28页 |
3.5 教师传授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不全面 | 第28-29页 |
3.6 教师实施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 第29-30页 |
3.7 职业道德教育效果不理想 | 第30-31页 |
4 中职护生职业道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31-34页 |
4.1 学生方面的原因 | 第31-32页 |
4.1.1 基础知识较薄弱 | 第31页 |
4.1.2 学习缺乏主动性 | 第31页 |
4.1.3 学习目标不明确 | 第31-32页 |
4.1.4 自我意识较强烈 | 第32页 |
4.2 学校方面的原因 | 第32-33页 |
4.2.1 重视专业培养,忽略人文教育 | 第32-33页 |
4.2.2 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 第33页 |
4.3 教师方面的原因 | 第33-34页 |
4.3.1 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 第33页 |
4.3.2 了解学生不够深入 | 第33-34页 |
5 基于护患关系视角中职护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施对策 | 第34-44页 |
5.1 学校方面 | 第34-36页 |
5.1.1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第34页 |
5.1.2 拓展职业道德教育途径 | 第34-36页 |
5.1.3 健全职业道德教育评价体系 | 第36页 |
5.2 教师方面 | 第36-44页 |
5.2.1 不断强化教学能力 | 第36-37页 |
5.2.2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 第37-40页 |
5.2.3 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 第40-43页 |
5.2.4 充分发挥示范作用 | 第43-44页 |
结束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