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医学图像分割技术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医学图像识别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4 医学图像可视化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5 计算机诊断系统研究现状 | 第16页 |
1.6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基于自动区域增长的肺实质分割和ROI提取 | 第18-36页 |
2.1 引言 | 第18-19页 |
2.2 最大类间方差方法 | 第19-21页 |
2.3 自动区域增长分割肺实质 | 第21-23页 |
2.3.1 区域增长算法原理 | 第21页 |
2.3.2 种子点自动选取规则 | 第21-23页 |
2.4 肺实质的形态学修补 | 第23-25页 |
2.5 基于阈值法的肺血管分割 | 第25-26页 |
2.6 基于多尺度圆点增强滤波的ROI提取 | 第26-29页 |
2.6.1 感兴趣区域提取的必要性 | 第26页 |
2.6.2 多尺度圆点增强滤波 | 第26-28页 |
2.6.3 基于形态学的降噪处理 | 第28-29页 |
2.6.4 Seed-filling连通域提取 | 第29页 |
2.7 实验结果 | 第29-34页 |
2.7.1 肺实质分割三维可视化 | 第29-30页 |
2.7.2 肺血管分割三维可视化 | 第30-32页 |
2.7.3 感兴趣区域提取结果 | 第32-34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基于随机森林算法的肺结节识别 | 第36-57页 |
3.1 引言 | 第36-37页 |
3.2 随机森林分类算法训练流程 | 第37-38页 |
3.3 XML文件数据源信息提取 | 第38-42页 |
3.3.1 肺影像数据来源 | 第38页 |
3.3.2 XML文件描述 | 第38-40页 |
3.3.3 MSXML解析器应用 | 第40-42页 |
3.4 训练数据采集 | 第42-43页 |
3.5 特征选择 | 第43-45页 |
3.5.1 基于灰度的特征 | 第43-44页 |
3.5.2 梯度特征 | 第44-45页 |
3.5.3 形状特征 | 第45页 |
3.6 数据标准化 | 第45-46页 |
3.7 主成分分析法降维 | 第46-48页 |
3.8 随机森林分类器设计 | 第48-51页 |
3.8.1 随机森林算法可行性分析 | 第48-49页 |
3.8.2 决策树基本原理 | 第49页 |
3.8.3 决策树分裂准则 | 第49-50页 |
3.8.4 随机森林原理 | 第50-51页 |
3.9 实验结果 | 第51-56页 |
3.9.1 XML文件数据采集结果 | 第51-53页 |
3.9.2 肺结节识别结果 | 第53-56页 |
3.10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基于GPU的肺结节体可视化方法研究 | 第57-74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医学影像读取显示 | 第57-58页 |
4.3 体绘制算法原理 | 第58-62页 |
4.3.1 光学模型 | 第59-60页 |
4.3.2 传递函数设计 | 第60-61页 |
4.3.3 图像合成 | 第61-62页 |
4.4 基于光线投射法的体绘制 | 第62-63页 |
4.4.1 光线投射算法原理 | 第62页 |
4.4.2 光照计算模型 | 第62-63页 |
4.5 交互式体切割 | 第63-66页 |
4.6 层次颜色渲染 | 第66-69页 |
4.6.1 基于距离的目标分层渲染 | 第66-67页 |
4.6.2 k-means聚类层次渲染 | 第67-69页 |
4.7 实验结果 | 第69-73页 |
4.7.1 体绘制渲染结果 | 第69-71页 |
4.7.2 肺血管层次渲染 | 第71页 |
4.7.3 肺结节可视化 | 第71-73页 |
4.8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五章 肺结节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实现 | 第74-82页 |
5.1 引言 | 第74页 |
5.2 系统框架 | 第74-76页 |
5.3 医学图像数据存取 | 第76页 |
5.4 三维可视化交互 | 第76-80页 |
5.4.1 肺部可视化 | 第77页 |
5.4.2 三维体切割 | 第77-78页 |
5.4.3 层次颜色渲染 | 第78-79页 |
5.4.4 肺结节识别 | 第79-80页 |
5.5 辅助诊断识别 | 第80-81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