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1-12页 |
1.2.1 区级妇幼保健院 | 第11-12页 |
1.2.2 医疗服务能力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3 讨论 | 第14页 |
1.4 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4.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4.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5.1 广州市区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疗服务现状 | 第15页 |
1.5.2 构建广州市区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15页 |
1.5.3 采用指标体系评价广州市区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疗服务能力 | 第15页 |
1.5.4 提出提升广州市区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的对策 | 第15页 |
1.6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6.1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1.6.2 调查研究法 | 第15页 |
1.6.3 德尔菲法 | 第15页 |
1.6.4 AHP层次分析法 | 第15页 |
1.6.5 TOPSIS法 | 第15页 |
1.7 研究工具 | 第15-16页 |
1.8 研究的创新性 | 第16-17页 |
第2章 广州市区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现状 | 第17-26页 |
2.1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2.2 对象与方法 | 第17页 |
2.2.1 问卷调查法 | 第17页 |
2.2.2 实地访谈法 | 第17页 |
2.3 研究结果 | 第17-24页 |
2.3.1 广州市基本情况 | 第17页 |
2.3.2 广州市儿科基本情况 | 第17-21页 |
2.3.3 广州市区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分析 | 第21-24页 |
2.4 讨论与分析 | 第24-26页 |
2.4.1 儿科医护人员总数不足,素质有待提升 | 第24页 |
2.4.2 儿科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流动性高 | 第24页 |
2.4.3 儿科床位资源不能满足患者需求 | 第24-25页 |
2.4.4 儿科医护人员收入和付出比例失衡 | 第25页 |
2.4.5 儿科财政补偿不足,创收低 | 第25-26页 |
第3章 广州市区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疗服务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26-39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3.2 对象与方法 | 第26-27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26页 |
3.2.2 研究方法 | 第26-27页 |
3.3 研究结果 | 第27-37页 |
3.3.1 专家咨询法结果 | 第27-29页 |
3.3.2 指标筛选结果 | 第29-33页 |
3.3.3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33-34页 |
3.3.4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4-37页 |
3.4 讨论 | 第37-39页 |
3.4.1 专家的积极性 | 第37页 |
3.4.2 专家的代表性 | 第37页 |
3.4.3 专家的权威程度和协调程度 | 第37-38页 |
3.4.4 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38页 |
3.4.5 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8-39页 |
第4章 广州市区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的评价研究 | 第39-43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39页 |
4.2 对象与方法 | 第39-40页 |
4.2.1 研究对象 | 第39页 |
4.2.2 研究方法 | 第39-40页 |
4.3 研究结果 | 第40-41页 |
4.3.1 最优方案和最劣方案结果 | 第40页 |
4.3.2 评价排序结果 | 第40-41页 |
4.4 讨论 | 第41-43页 |
4.4.1 Topsis分析方法 | 第41页 |
4.4.2 Topsis分析结果 | 第41-43页 |
第5章 提升广州市区级妇幼保健院儿科医疗服务能力的对策 | 第43-46页 |
5.1 政府层面 | 第43页 |
5.1.1 重视儿童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43页 |
5.1.2 在人力、物力、财力等多方面增加对儿童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 | 第43页 |
5.1.3 在区级妇幼保健院的基础上加强儿童专科医院建设 | 第43页 |
5.2 医院层面 | 第43-44页 |
5.2.1 重视儿科的发展 | 第43-44页 |
5.2.2 改革绩效薪酬体系 | 第44页 |
5.2.3 加强与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联系,建立儿科患者转诊机制 | 第44页 |
5.3 医护人员层面 | 第44-45页 |
5.3.1 培养儿科职业自信 | 第44页 |
5.3.2 提高自身服务能力 | 第44页 |
5.3.3 重视医患沟通 | 第44-45页 |
5.4 患者层面 | 第45-46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7页 |
6.1 结论 | 第46页 |
6.2 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附录 | 第50-68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