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22页 |
1.1 选题意义和实用价值 | 第14-15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15-21页 |
1.2.1 铝/钢异种金属焊接工艺的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2.2 CMT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2.3 焊接熔池温度场及流场数值模拟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设备及实验材料 | 第22-28页 |
2.1 焊接设备 | 第22-23页 |
2.1.1 CMT焊机 | 第22-23页 |
2.1.2 行走机构 | 第23页 |
2.2 测温设备 | 第23-26页 |
2.2.1 热电偶 | 第23-24页 |
2.2.2 红外热像仪 | 第24-26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26-28页 |
2.3.1 实验母材 | 第26-27页 |
2.3.2 填充材料 | 第27-28页 |
第3章 铝/钢异种金属CMT焊熔池温度场和流场建模 | 第28-40页 |
3.1 数学模型的分析 | 第28-29页 |
3.2 选择求解器 | 第29页 |
3.3 确定计算模型 | 第29-31页 |
3.4 设置材料特性 | 第31-32页 |
3.5 控制方程组 | 第32-33页 |
3.6 初始条件与边界条件 | 第33-35页 |
3.6.1 初始条件 | 第33页 |
3.6.2 边界条件 | 第33-35页 |
3.7 能量方程源项 | 第35-36页 |
3.8 动量方程源项 | 第36-38页 |
3.9 方程源项的程序加载 | 第38-40页 |
第4章 铝/钢异种金属CMT焊熔池温度场分析(预加焊缝) | 第40-50页 |
4.1 网格的划分 | 第40-41页 |
4.2 铝/钢异种金属CMT焊熔池温度场分析 | 第41-44页 |
4.3 不同焊接电流下熔池温度场的区别 | 第44-46页 |
4.4 不同焊接速度下熔池温度场的区别 | 第46-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5章 铝/钢异种金属CMT焊熔池温度场和流场分析(预加空气层) | 第50-72页 |
5.1 网格划分 | 第50-51页 |
5.2 熔池温度场分析 | 第51-61页 |
5.2.1 熔池yoz面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 | 第51-52页 |
5.2.2 熔池xoy面温度场随时间的变化 | 第52-55页 |
5.2.3 脉冲周期内熔池温度场的变化 | 第55-58页 |
5.2.4 不同焊接电流熔池温度场的区别 | 第58-60页 |
5.2.5 不同焊接速度熔池温度场的区别 | 第60-61页 |
5.3 熔池流场分析 | 第61-71页 |
5.3.1 熔池yoz面流场随时间的变化 | 第61-63页 |
5.3.2 熔池xoz面流场随时间的变化 | 第63-65页 |
5.3.3 脉冲周期内熔池流场的变化 | 第65-68页 |
5.3.4 不同焊接电流熔池流场的区别 | 第68-69页 |
5.3.5 不同焊接速度熔池流场的区别 | 第69-71页 |
本章小节 | 第71-72页 |
第6章 实验验证 | 第72-82页 |
6.1 热电偶测温 | 第72-77页 |
6.2 红外热像仪测温 | 第77-80页 |
6.3 焊缝宏观形貌与模拟结果对比 | 第80-81页 |
本章小节 | 第81-82页 |
结论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9-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