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各种企业经济论文--联合企业经济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国家级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与绩效评价--以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为例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第一章 导论第12-22页
    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2.1 研究目的第13页
        1.2.2 研究意义第13-14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4-19页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4-16页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第16-18页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述评第18-19页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9-20页
        1.4.1 研究思路第19页
        1.4.2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5 可能创新之处第20-22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22-27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22-25页
        2.1.1 高技术、高新技术与高新技术产业第22页
        2.1.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22页
        2.1.3 科技创新第22-23页
        2.1.4 科技创新能力第23页
        2.1.5 科技创新绩效第23-24页
        2.1.6 科技创新能力与绩效的关系第24-25页
    2.2 相关基础理论第25-27页
        2.2.1 比较优势理论第25页
        2.2.2 波特钻石理论第25-26页
        2.2.3 帕累托效率理论第26页
        2.2.4 生产前沿理论第26-27页
第三章 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现状第27-32页
    3.1 杨凌示范区基本情况第27页
    3.2 杨凌示范区科技发展状况第27-28页
        3.2.1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密集第27页
        3.2.2 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丰硕第27-28页
    3.3 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情况第28-32页
        3.3.1 科技创新投入情况第28-30页
        3.3.2 科技活动产出情况第30-32页
第四章 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第32-50页
    4.1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方法第32-35页
        4.1.1 因子分析法特征第32页
        4.1.2 因子分析法的数学模型第32-33页
        4.1.3 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第33-35页
    4.2 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第35-37页
        4.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第35页
        4.2.2 指标体系构建与说明第35-37页
    4.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第37页
    4.4 实证结果分析第37-49页
        4.4.1 科技创新能力横向评价第37-45页
        4.4.2 科技创新能力纵向评价第45-49页
    4.5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杨凌示范区科技创新绩效评价第50-57页
    5.1 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方法第50-51页
        5.1.1 DEA方法介绍第50-51页
        5.1.2 Malmquist指数分析法第51页
    5.2 基于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绩效评价指标建立第51-52页
    5.3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第52-53页
    5.4 实证结果分析第53-55页
        5.4.1 科技创新绩效静态评价第53-54页
        5.4.2 科技创新绩效动态评价第54-55页
    5.5 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7-61页
    6.1 研究结论第57-58页
    6.2 对策建议第58-61页
        6.2.1 加大科技团队建设,提升企业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第58页
        6.2.2 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提升科技创新投融资能力第58-59页
        6.2.3 加快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优化资源配置第59页
        6.2.4 优化科技创新环境,加强政策法规建设第59-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致谢第65-66页
作者简介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英语教师职业倦怠调查研究及对策
下一篇:介孔磷酸锆的合成及其催化氧化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