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药用作物论文--喜温药物论文

灰毡毛忍冬(Lonicera macranthoides Hand.-Mazz)中绿原酸生物合成途径及调控技术研究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7页
缩略词列表第11-13页
1 绪论第13-27页
    1.1 灰毡毛忍冬概述第13-15页
        1.1.1 灰毡毛忍冬的生物学特性第13页
        1.1.2 山银花与金银花的区别第13-15页
        1.1.3 灰毡毛忍冬产业化现状第15页
    1.2 植物多酚类化合物第15-17页
        1.2.1 多酚类化合物概述第15-16页
        1.2.2 多酚类化合物提取方法第16页
        1.2.3 多酚类化合物检测方法第16-17页
    1.3 植物绿原酸相关的研究进展第17-22页
        1.3.1 绿原酸的生物合成途径第17-21页
        1.3.2 绿原酸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研究第21-22页
    1.4 植物中次生代谢产物积累的调控第22-23页
        1.4.1 光质对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影响第22-23页
        1.4.2 培养基条件对次生代谢物合成的影响第23页
    1.5 本论文工作设想第23-27页
        1.5.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1.5.2 研究内容第24-25页
        1.5.3 技术路线第25-27页
2 灰毡毛忍冬多酚类物质检测方法的建立第27-35页
    2.1 引言第27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2.2.1 实验材料第27页
        2.2.2 主要仪器与试剂第27-28页
        2.2.3 多酚类物质检测方法第2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2.3.1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28-29页
        2.3.2 流动相的选择第29-30页
        2.3.3 前处理方法的确立第30-31页
        2.3.4 检测结果及评价第31-32页
        2.3.5 不同花期样本的检测第32-34页
    2.4 结论第34-35页
3 灰毡毛忍冬绿原酸生物合成途径转录组及表达谱分析第35-57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36-39页
        3.2.1 植物样品采集和制备第36页
        3.2.2 不同组织绿原酸含量HPLC测定第36页
        3.2.3 转录组分析第36-38页
        3.2.4 基因表达谱分析第38页
        3.2.5 qRT-PCR检测RNA-Seq数据的可靠性第38-3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9-53页
        3.3.1 灰毡毛忍冬不同组织绿原酸含量第39-40页
        3.3.2 转录组数据de novo组装第40-41页
        3.3.3 基因功能注释第41-44页
        3.3.4 灰毡毛忍冬不同组织的基因表达谱分析概要第44-46页
        3.3.5 灰毡毛忍冬不同组织差异表达基因(DEGs)分析第46-48页
        3.3.6 不同组织中差异表达的转录因子第48-50页
        3.3.7 与绿原酸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第50-53页
    3.4 讨论第53-55页
    3.5 小结第55-57页
4 灰毡毛忍冬遗传转化体系建立及LmHQT1转基因鉴定第57-75页
    4.1 引言第57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57-60页
        4.2.1 LmHQT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及超表达载体构建第57-58页
        4.2.2 灰毡毛忍冬叶片离体再生第58-59页
        4.2.3 灰毡毛忍冬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第59页
        4.2.4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第59-60页
        4.2.5 转基因植株定量PCR检测第60页
        4.2.6 转基因植株中CGA含量检测第60页
    4.3 结果第60-72页
        4.3.1 灰毡毛忍冬最佳再生体系筛选第60-64页
        4.3.2 灰毡毛忍冬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第64-66页
        4.3.3 LmHQT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克隆第66-69页
        4.3.4 LmHQT1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69-70页
        4.3.5 LmHQT1超表达植株的获得及鉴定第70-71页
        4.3.6 超表达LmHQT1提高了植株的绿原酸含量第71-72页
    4.4 讨论第72-73页
    4.5 小结第73-75页
5 不同光质对灰毡毛忍冬生长发育及酚酸产量的影响第75-93页
    5.1 引言第75-76页
    5.2 材料与方法第76-78页
        5.2.1 植物材料及生长条件第76页
        5.2.2 材料的处理及检测方法第76-78页
    5.3 研究结果第78-89页
        5.3.1 不同光质处理对灰毡毛忍冬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第78-85页
        5.3.2 不同激素配比及光质对灰毡毛忍冬次生代谢物的影响第85-89页
    5.4 讨论第89-93页
        5.4.1 不同光质对灰毡毛忍冬生理指标的影响第89-90页
        5.4.2 不同的激素配比与光质组合影响灰毡毛忍冬次生代谢物第90-93页
6 结论与展望第93-95页
    6.1 主要结论第93-94页
    6.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94页
    6.3 后续工作展望第94-95页
致谢第95-97页
参考文献第97-115页
附录第115-152页
    A.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为通讯作者)第115页
    B.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国家发明专利第115-116页
    C.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成果奖第116页
    D.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16-117页
    E. 本文所用到的附录文件第117-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中两个ZmAPO1基因功能分析及CMS-S育性恢复位点的定位
下一篇:师幼互动质量对学前儿童学习品质的影响及其教育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