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3页 |
1.1 引言 | 第8-10页 |
1.2 金属有机框架在质子传导性能方面的研究 | 第10-16页 |
1.2.1 提高MOFS导体的载体/质子的浓度 | 第10-13页 |
1.2.2 提升MOFS导体的质子载体迁移率 | 第13-16页 |
1.3 酸碱双功能化的质子传导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19页 |
1.4 选题依据和研究目的 | 第19-20页 |
1.5 试剂及测试仪器 | 第20-21页 |
1.5.1 试剂 | 第20页 |
1.5.2 测试仪器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3页 |
第二章 多酸基多通道金属有机框架的氢键网络构筑及其质子传导性能研究 | 第23-54页 |
2.1 引言 | 第23-26页 |
2.2 多酸基MIL-101 的可控氢键网络构筑及其质子传导性能研究 | 第26-36页 |
2.2.1 实验部分 | 第26-27页 |
2.2.2 表征 | 第27-30页 |
2.2.3 结果与讨论 | 第30-31页 |
2.2.4 化合物的质子传导性质 | 第31-35页 |
2.2.5 化合物的质子传导机理 | 第35-36页 |
2.3 polyamines修饰的多酸基MIL-101 及其质子传导性能研究 | 第36-48页 |
2.3.1 实验部分 | 第36页 |
2.3.2 表征 | 第36-40页 |
2.3.3 结果与讨论 | 第40-41页 |
2.3.4 化合物的质子传导性质 | 第41-47页 |
2.3.5 化合物的质子传导机理 | 第47-48页 |
2.4 小结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
第三章 多金属氧酸盐功能化的MIL-101 及其高温质子传导性能研究 | 第54-63页 |
3.1 引言 | 第54-56页 |
3.2 合成方法与讨论 | 第56-58页 |
3.2.1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3.2.2 表征 | 第57-58页 |
3.2.3 结果与讨论 | 第58页 |
3.3 化合物的质子传导性质 | 第58-60页 |
3.4 小结与展望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