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一、绪论 | 第10-15页 |
(一)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实践意义 | 第11页 |
(三) 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2、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五) 创新点 | 第14-15页 |
二、电力行业政府监管的相关理论阐述 | 第15-20页 |
(一) 概念界定 | 第15-18页 |
1、电力行业 | 第15页 |
2、政府监管 | 第15页 |
3、电力行业政府监管 | 第15-18页 |
(二) 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自然垄断产业规制理论 | 第18-19页 |
2、外部性理论 | 第19-20页 |
三、加强电力行业政府监管的必要性和意义 | 第20-22页 |
(一) 加强电力行业政府监管有助于防止电力产业自然垄断属性的过度膨胀 | 第20页 |
(二) 加强电力行业政府监管有助于为社会的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 第20-21页 |
1、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 第20-21页 |
2、有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第21页 |
(三) 加强电力行业政府监管有助于更好地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 第21-22页 |
1、有助于规范市场竞争 | 第21页 |
2、有助于推动电力普遍服务 | 第21-22页 |
四、东莞电力行业政府监管的现状分析 | 第22-34页 |
(一) 东莞电力行业政府监管概况 | 第22-26页 |
1、东莞电力行业政府监管的主体及对象 | 第22-23页 |
2、东莞电力行业政府监管的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3、东莞电力行业政府监管的主要举措及成效 | 第24-26页 |
(二) 东莞电力行业政府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31页 |
1、电力监管法律法规不够完善 | 第26-28页 |
2、电力监管部门职能交叉、分散 | 第28页 |
3、政府监管手段亟待完善 | 第28-30页 |
4、对电力产业发展的内生力等方面缺乏有力的监管 | 第30页 |
5、社会监督作用发挥不足 | 第30-31页 |
(三) 电力行业政府监管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31-34页 |
1、立法先行监管理念不到位 | 第31页 |
2、对电力行业监管的定位存在局限 | 第31-32页 |
3、计划经济时期的政府监管定性思维定式 | 第32页 |
4、国有电力企业改革不到位 | 第32页 |
5、监管体系设计不完备 | 第32-34页 |
五、完善东莞市电力行业政府监管的对策建议 | 第34-40页 |
(一) 加强立法,进一步完善电力监管法律体系建设 | 第34-35页 |
1、牢固树立法治思维 | 第34页 |
2、健全和完善现行法律法规体系 | 第34-35页 |
(二) 加强体制建设,着力化解监管职能交叉、分散等问题 | 第35页 |
1、理清国家能源局与政府其它行政部门的关系 | 第35页 |
2、理清电力监管部门内部各层级部门间的监管职能 | 第35页 |
(三) 转变思路,不断推进简政放权改革 | 第35-37页 |
1、持续推进政府简政改革 | 第36页 |
2、加大电力市场导向作用 | 第36页 |
3、推进电力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 | 第36-37页 |
(四) 以人为本,逐步充实监管内容 | 第37-38页 |
1、强化横向指标考核作用 | 第37页 |
2、践行“可持续发展”思想 | 第37-38页 |
(五) 充实监管渠道建设,扩大社会监管作用 | 第38-40页 |
1、加强监管信息技术手段建设 | 第38-39页 |
2、规范监管程序建设 | 第39-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注释 | 第41-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