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力耦合的微细铣削加工变形仿真及试验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课题背景 | 第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 第13-20页 |
1.2.1 微细切削机理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微细切削温度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微细切削温度场理论与试验研究 | 第16-17页 |
1.2.4 微细切削加工变形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 微细切削加工的发展趋势 | 第20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2章 微细铣削温度预测模型建立 | 第22-42页 |
2.1 微细铣削温度模型的建立 | 第23-31页 |
2.1.1 基于移动热源法铣削温度模型的建立 | 第23-30页 |
2.1.1.1 移动热源法简介 | 第23-24页 |
2.1.1.2 铣削传热模型简化 | 第24-25页 |
2.1.1.3 工件铣削温度模型建立 | 第25-30页 |
2.1.2 反求法求解铣削热源强度 | 第30-31页 |
2.2 铣削温度场有限元仿真 | 第31-36页 |
2.2.1 网格模型和材料属性 | 第31-33页 |
2.2.2 载荷计算与边界条件 | 第33页 |
2.2.3 材料去除 | 第33-34页 |
2.2.4 仿真流程 | 第34-35页 |
2.2.5 温度场仿真结果及分析 | 第35-36页 |
2.3 温度模型的验证试验 | 第36-39页 |
2.3.1 试验方案及参数设置 | 第36-38页 |
2.3.2 模型验证及分析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2页 |
第3章 微细铣削温度的试验研究 | 第42-60页 |
3.1 微细铣削温度测量方法的选择 | 第42-43页 |
3.1.1 温度测量方法综述 | 第42-43页 |
3.1.2 微细铣削温度测量方法的确定 | 第43页 |
3.2 微细铣削温度试验平台和方案 | 第43-49页 |
3.2.1 试验装置简介 | 第43-47页 |
3.2.2 微细铣削试验平台的搭建 | 第47-48页 |
3.2.3 微细铣削温度试验方案 | 第48-49页 |
3.3 切削力试验结果与研究 | 第49-51页 |
3.4 切削温度试验结果与研究 | 第51-56页 |
3.4.1 瞬时温升曲线数据处理 | 第51-52页 |
3.4.2 主轴转速对微细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 | 第52-53页 |
3.4.3 进给速度对微细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 | 第53-55页 |
3.4.4 切削深度对微细切削温度的影响规律 | 第55-56页 |
3.5 多元回归数学模型 | 第56-5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7-60页 |
第4章 微细铣削工件变形试验研究与表面粗糙度分析 | 第60-72页 |
4.1 热变形理论基础 | 第60-62页 |
4.2 微细铣削工件变形的影响分析 | 第62-66页 |
4.2.1 切削参数对工件变形的影响规律 | 第63-64页 |
4.2.2 工件变形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4-66页 |
4.3 微细铣削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分析 | 第66-70页 |
4.3.1 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 第67-68页 |
4.3.2 切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 | 第68-69页 |
4.3.3 工件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69-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2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5.1 总结 | 第72-73页 |
5.2 展望 | 第73-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