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3 研究现状评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4-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创新点 | 第14-15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3页 |
2.1 云平台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1.1 云平台的概念与基本特征 | 第17页 |
2.1.2 云平台的分类与架构 | 第17-18页 |
2.2 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的相关理论 | 第18-20页 |
2.2.1 Supply-Hub供应链运作模式的特点与运作流程 | 第18-19页 |
2.2.2 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的含义与内容 | 第19-20页 |
2.2.3 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的类型 | 第20页 |
2.3 演化博弈论的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2.3.1 演化博弈论与传统博弈论的联系与区别 | 第20-21页 |
2.3.2 演化博弈论的核心概念 | 第21-23页 |
第3章 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云平台的构建 | 第23-31页 |
3.1 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1.1 Supply-Hub供应链平台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3页 |
3.1.2 Supply-Hub供应链企业间博弈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2 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云平台的优势与构建的可行性 | 第24-26页 |
3.2.1 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云平台的优势 | 第24-25页 |
3.2.2 构建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云平台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3.3 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云平台的构建 | 第26-30页 |
3.3.1 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云平台的特征 | 第26-27页 |
3.3.2 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云平台的基本架构 | 第27-28页 |
3.3.3 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云平台的构建过程 | 第28-30页 |
3.4 云平台中Supply-Hub供应链的信息协同流程 | 第30-31页 |
第4章 基于云平台中Supply-Hub供应链信息演化博弈分析 | 第31-44页 |
4.1 Supply-Hub供应链两节点企业群体信息演化博弈分析 | 第31-38页 |
4.1.1 模型假设与符号解释 | 第31-32页 |
4.1.2 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32-33页 |
4.1.3 演化博弈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4.1.4 数值仿真 | 第37-38页 |
4.2 云平台服务商与供应链企业群体信息演化博弈分析 | 第38-44页 |
4.2.1 模型假设与符号解释 | 第38-39页 |
4.2.2 演化博弈模型的建立 | 第39-40页 |
4.2.3 演化博弈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40-42页 |
4.2.4 数值仿真 | 第42-44页 |
第5章 基于云平台Supply-Hub供应链信息协同优化 | 第44-47页 |
5.1 Supply-Hub供应链企业促进信息协同的策略 | 第44-45页 |
5.1.1 加强企业间的沟通 | 第44页 |
5.1.2 提高学习能力,不断创新 | 第44-45页 |
5.1.3 促进协同与合作 | 第45页 |
5.2 云平台服务商促进信息协同的策略 | 第45-47页 |
5.2.1 建立以云服务商引导的多元化信息协同机制 | 第45页 |
5.2.2 完善以信息共享为核心的保障机制 | 第45-46页 |
5.2.3 健全信息共享的奖惩机制 | 第46页 |
5.2.4 提高平台服务质量,健全平台信用体系 | 第46-47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