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9-10页 |
第一篇 文献综述 | 第10-21页 |
第一章 维氏气单胞菌研究概述 | 第10-12页 |
1.1 概述 | 第10页 |
1.2 维氏气单胞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细菌生物被膜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2.1 生物被膜的形成过程 | 第12页 |
2.2 生物被膜的检测方法 | 第12-13页 |
2.3 生物被膜耐药性机制研究 | 第13-14页 |
2.4 生物被膜的防治策略 | 第14-15页 |
第三章 iTRAQ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 第15-19页 |
3.1 iTRAQ技术主要原理及操作流程 | 第15-17页 |
3.2 iTRAQ技术的优势与劣势 | 第17页 |
3.3 iTRAQ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 第17-19页 |
第四章 MRM技术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 第19-21页 |
4.1 MRM技术主要原理 | 第19页 |
4.2 MRM技术在蛋白质组学的应用 | 第19-21页 |
第二篇 研究内容 | 第21-53页 |
第一章 维氏气单胞菌生物被膜体外模型的建立与成膜能力检测 | 第21-27页 |
1.1 材料和方法 | 第21-23页 |
1.2 结果 | 第23-25页 |
1.3 讨论 | 第25-26页 |
1.4 小结 | 第26-27页 |
第二章 维氏气单胞菌浮游态和生物被膜态差异蛋白的筛选 | 第27-42页 |
2.1 材料和方法 | 第27-30页 |
2.2 结果 | 第30-40页 |
2.3 讨论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维氏气单胞菌glpD基因缺失株的构建 | 第42-53页 |
3.1 材料和方法 | 第42-46页 |
3.2 结果 | 第46-51页 |
3.3 讨论 | 第51-52页 |
3.4 小结 | 第52-53页 |
结论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附录 | 第61-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