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Ag@AgCl和Ag3PO4基异质结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性能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50页
    1.1 半导体光催化技术第12-13页
        1.1.1 引言第12页
        1.1.2 半导体光催化机理及其所面临的挑战第12-13页
        1.1.3 提升半导体光催化剂性能的途径第13页
    1.2 异质结光催化剂第13-29页
        1.2.1 半导体-半导体异质结第14-18页
        1.2.2 金属-半导体异质结第18-21页
        1.2.3 碳材料-半导体异质结第21-24页
        1.2.4 MOFs-半导体异质结第24-26页
        1.2.5 Z型异质结第26-29页
    1.3 Ag@AgCl和Ag_3PO_4光催化剂第29-33页
        1.3.1 Ag@AgCl光催化材料第29-30页
        1.3.2 Ag_3PO_4光催化材料第30-31页
        1.3.3 Ag@AgCl和Ag_3PO_4光催化材料的共性缺陷第31-32页
        1.3.4 Ag@AgCl和Ag_3PO_4基异质结光催化剂设计策略分析第32-33页
    1.4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第33-35页
    参考文献第35-50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50-54页
    2.1 实验试剂第50页
    2.2 实验仪器第50-51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第51-52页
    2.4 光催化活性测试第52-54页
第三章 Ag@AgCl/ZIF-8 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54-70页
    3.1 引言第54-55页
    3.2 实验部分第55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5-64页
        3.3.1 催化剂表征结果第55-58页
        3.3.2 光催化活性与稳定性分析第58-61页
        3.3.3 光催化机理分析第61-64页
    3.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0页
第四章 Ag@AgCl/Ag nanofilm/ZIF-8 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70-88页
    4.1 引言第70-71页
    4.2 实验部分第71-72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2-81页
        4.3.1 催化剂表征结果第72-77页
        4.3.2 光催化活性分析第77-79页
        4.3.3 光催化机理分析第79-81页
    4.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8页
第五章 TiO_(2-x)/Ag_3PO_4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88-104页
    5.1 引言第88-89页
    5.2 实验部分第89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9-98页
        5.3.1 光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第89-93页
        5.3.2 光催化活性分析第93-95页
        5.3.3 光催化机理研究第95-98页
    5.4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参考文献第100-104页
第六章 Ag_3PO_4/g-C_3N_4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制备与再生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第104-118页
    6.1 引言第104-105页
    6.2 实验部分第105页
        6.2.1 催化剂的制备第105页
        6.2.2 光催化再生过程第105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105-112页
        6.3.1 光催化剂表征结果分析第105-108页
        6.3.2 光催化活性分析第108-109页
        6.3.3 光催化剂再生机理第109-111页
        6.3.4 光催化反应机理分析第111-112页
    6.4 本章小结第112-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8页
第七章 全文总结第118-120页
致谢第120-12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第122-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历史文化名镇开发保护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以吴江同里为例
下一篇: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以苏州市吴江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