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微旋流-Fenton耦合脱汞技术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绪论第9-24页
    1.1 汞的性质、危害及来源第9-12页
    1.2 脱汞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20页
        1.2.1 吸附脱汞技术第14-15页
        1.2.2 吸收脱汞技术第15-20页
    1.3 微旋流技术的研究进展第20-21页
    1.4 存在的问题第21页
    1.5 研究目的及内容第21-24页
第2章 Fenton氧化吸收汞实验研究第24-31页
    2.1 实验系统介绍第24-27页
        2.1.1 实验流程第24页
        2.1.2 实验仪器及设备第24-26页
        2.1.3 实验主要原料与试剂第26-27页
    2.2 实验步骤与分析方法第27-28页
        2.2.1 实验操作过程第27页
        2.2.2 分析方法第27-28页
    2.3 Fenton氧化脱汞工艺研究第28-30页
        2.3.1 H_2O_2浓度对Hg~0脱除率的影响第28页
        2.3.2 Fe~(2+)投入量对Hg~0脱除率的影响第28-29页
        2.3.3 初始pH值对Hg~0脱除率的影响第29-30页
        2.3.4 反应温度对Hg~0脱除率的影响第30页
    2.4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Fenton氧化吸收汞动力学研究第31-48页
    3.1 传质—反应理论基础第31-32页
    3.2 传质系数测定第32-44页
        3.2.1 液相传质分系数和比相界面积的实验测定第33-40页
        3.2.2 气膜传质分系数第40-44页
    3.3 吸收传质—反应动力学研究第44-47页
        3.3.1 去除率η第44页
        3.3.2 Hg~0吸收速度N(Hg~0)第44页
        3.3.3 气相总传质系数K_G(Hg~0)第44-45页
        3.3.4 反应增强因子E第45页
        3.3.5 二级反应速度常数k_2第45-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4章 微旋流反应器内传质—动力学研究第48-59页
    4.1 基本原理第48-50页
    4.2 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第50-53页
        4.2.1 实验流程第50-51页
        4.2.2 实验设备第51-53页
        4.2.3 分析方法及仪器第53页
    4.3 实验数据及计算结果第53-54页
        4.3.1 有效相界面积计算第53-54页
        4.3.2 液相传质系数k_L的计算第54页
    4.4 Fenton试剂微旋流脱汞建模研究第54-56页
    4.5 微旋流器反应实验研究第56-58页
        4.5.1 实验流程第56页
        4.5.2 分析方法及仪器第56-57页
        4.5.3 微旋流反应效果研究第57-58页
    4.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5章 结论及展望第59-61页
    5.1 结论第59-60页
    5.2 展望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8页
致谢第68-69页
附录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上海银行宁波市场零售业务营销策略研究
下一篇:JS银行SH分行反洗钱内控管理制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