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生物化学论文--核酸论文

DNA与Morpholino在界面上杂交的基本性质与应用研究

中文摘要第7-9页
英文摘要第9-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7页
    1. 核酸及其类似物的基本性质与应用第13-18页
        1.1 核酸第13-14页
        1.2 核酸类似物Morpholino(MO)第14-16页
        1.3 MO与DNA杂交性质的研究第16页
        1.4 MO-DNA在发展生物分子器件中的应用第16-18页
    2. 金纳米粒子及其在生物传感上的应用第18-21页
        2.1 金纳米粒子第18-19页
        2.2 基于金纳米粒子的生物分子纳米传感研究第19-21页
    3. 纳米粒子共振散射第21-24页
    参考文献第24-27页
第二章 电化学方法研究Morpholino-DNA在表面杂交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基本性质第27-40页
    1. 前言第27-28页
    2. 实验部分第28-30页
        2.1 仪器与试剂第28页
        2.2 MO修饰电极的制备第28-29页
        2.3 MO修饰电极与DNA的杂交第29页
        2.4 循环伏安测量第29-30页
    3. 结果与讨论第30-38页
        3.1 电极表面MO-DNA杂交热力学性质第30-36页
        3.2 电极表面MO-DNA杂交动力学性质第36-38页
    4. 结论第38页
    参考文献第38-40页
第三章 金纳米粒子表面Morpholino/DNA抗酶切能力研究第40-53页
    1. 前言第40-42页
        1.1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第41页
        1.2 核酸酶(DNase Ⅰ)介绍第41-42页
    2. 实验部分第42-45页
        2.1 实验原理第42-43页
        2.2 仪器与试剂第43页
        2.3 金纳米粒子的制备第43-44页
        2.4 DNA_(long)-DNA_(FITC)/MO-DNA_(FITC)在金纳米颗粒表面的修饰第44-45页
        2.5 酶切与荧光检测第45页
    3. 结果与讨论第45-51页
        3.1 金纳米粒子的表征第45-46页
        3.2 DNA_(long)-DNA_(FITC)/MO-DNA_(FITC)在金纳米颗粒表面的酶切特性第46-50页
        3.3 MO-DNA与酶作用后杂交活性研究第50-51页
    4. 结论第51页
    参考文献第51-53页
第四章 基于单颗粒金纳米粒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散射进行Hg~(2+)检测的初步研究第53-63页
    1. 前言第53-54页
    2. 实验部分第54-56页
        2.1 仪器与试剂第54页
        2.2 金纳米粒子在载玻片上的固定及DNA的修饰第54-55页
        2.3 单颗粒金纳米粒子散射成像、拍谱第55-56页
        2.4 Hg~(2+)捕获与检测第56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6-60页
        3.1 金纳米粒子单颗粒共振散射成像和拍谱第56-57页
        3.2 金纳米粒子修饰DNA进行Hg~(2+)检测第57-59页
        3.3 NaBH4还原Hg~(2+)检测第59-60页
    4. 结论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附录第63-64页
致谢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车联网环境下道路交通流建模与控制
下一篇:交通流跟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