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9-12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2-31页 |
1.1 蛋白质化学合成 | 第13-22页 |
1.1.1 固相多肽合成(SPPS) | 第13-14页 |
1.1.2 自然化学连接(NCL) | 第14-16页 |
1.1.3 多肽酰肼连接 | 第16页 |
1.1.4 一锅法(one-pot)多肽片段连接 | 第16-17页 |
1.1.5 C-to-N一锅法三片段连接 | 第17-18页 |
1.1.6 N-to-C一锅法三片段连接 | 第18-19页 |
1.1.7 动力学控制的一锅法多肽片段连接(KCL) | 第19-21页 |
1.1.8 一锅法多肽片段连接和脱硫 | 第21-22页 |
1.2 化学合成蛋白质的应用 | 第22-30页 |
1.2.1 化学合成翻译后修饰蛋白质 | 第22-23页 |
1.2.2 化学合成镜像蛋白质 | 第23-24页 |
1.2.3 化学合成蛋白质药物 | 第24-25页 |
1.2.4 化学合成光控蛋白质探针 | 第25-26页 |
1.2.5 化学合成光控蛋白质探针用于细胞运动机制的研究 | 第26-27页 |
1.2.6 化学合成光控蛋白质探针用于信号传导机制的研究 | 第27-28页 |
1.2.7 化学合成光控蛋白质探针用于调控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 | 第28-29页 |
1.2.8 化学合成光控蛋白质探针用于调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 | 第29-30页 |
1.3 本章总结 | 第30-31页 |
第2章 一锅法四片段高效化学合成蛋白质 | 第31-67页 |
2.1 本章引论 | 第31-34页 |
2.2 研究思路 | 第34-36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6-57页 |
2.3.1 发展可用于一锅法多肽片段连接的新型N端Cys保护基——三氟乙酰胺甲基(Tfacm) | 第36-41页 |
2.3.1.1 发展新型N端Cys保护基——三氟乙酰胺甲基(Tfacm) | 第36-37页 |
2.3.1.2 Tfacm对SPPS和NCL的兼容性测试 | 第37-38页 |
2.3.1.3 Tfacm的脱除测试 | 第38-41页 |
2.3.2 Tfacm用于Crambin的一锅法三片段合成 | 第41-43页 |
2.3.3 Tfacm用于Crambin的一锅法四片段合成 | 第43-49页 |
2.3.4 Tfacm用于趋化因子hCCL21的一锅法四片段合成 | 第49-57页 |
2.4 本章总结 | 第57页 |
2.5 实验部分 | 第57-67页 |
2.5.1 材料与仪器 | 第57-58页 |
2.5.2 补充数据 | 第58-67页 |
2.5.2.1 Fmoc-Cys(Tfacm)-OH的合成与鉴定 | 第58-62页 |
2.5.2.2 用于蛋白连接的多肽片段的鉴定 | 第62-67页 |
第3章 化学合成双光子光控趋化因子用于光介导淋巴细胞的体内定向运动 | 第67-97页 |
3.1 本章引论 | 第67-71页 |
3.2 研究思路 | 第71-7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74-92页 |
3.3.1 双光子光控趋化因子hCCL5的设计合成和鉴定 | 第74-81页 |
3.3.1.1 天然hCCL5的合成与鉴定 | 第74-75页 |
3.3.1.2 单光子光敏基团掩蔽的hCCL5的合成与鉴定 | 第75-78页 |
3.3.1.3 双光子光敏基团掩蔽的hCCL5的合成与鉴定 | 第78-81页 |
3.3.2 双光子介导的淋巴细胞体外的定向运动和定位 | 第81-83页 |
3.3.3 双光子光控趋化因子揭示PI3K在细胞定向运动中的机理 | 第83-88页 |
3.3.4 双光子介导的淋巴细胞活体组织内的定向运动和定位 | 第88-92页 |
3.4 本章总结 | 第92-93页 |
3.5 实验部分 | 第93-97页 |
3.5.1 材料与仪器 | 第93页 |
3.5.2 补充数据 | 第93-97页 |
第4章 化学合成光控蛋白抗原用于调控抗体-抗原相互作用 | 第97-123页 |
4.1 本章引论 | 第97-99页 |
4.2 研究思路 | 第99-101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101-116页 |
4.3.1 光控蛋白抗原(鸡卵溶菌酶HEL)的设计,合成和鉴定 | 第101-112页 |
4.3.1.1 天然HEL的合成与鉴定 | 第101-103页 |
4.3.1.2 不同位点被光敏基团修饰的HEL类似物的合成和鉴定 | 第103-106页 |
4.3.1.3 天然HEL和光敏基团修饰HEL与HyHEL-10 抗体的相互作用 | 第106-111页 |
4.3.1.4 光激活HEL-K_(96)NPE活化MD4 B细胞 | 第111-112页 |
4.3.2 光控HEL用于研究B细胞活化早期的信号传导 | 第112-116页 |
4.3.2.1 利用光激活HEL-K_(96)NPE研究B细胞受体微簇的形成 | 第112-115页 |
4.3.2.2 利用光激活HEL-K_(96)NPE研究B细胞活化Ca2+信号传导 | 第115-116页 |
4.4 本章总结 | 第116页 |
4.5 实验部分 | 第116-123页 |
4.5.1 材料与仪器 | 第116-117页 |
4.5.2 补充数据 | 第117-123页 |
结语 | 第123-125页 |
参考文献 | 第12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8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