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论文创新点摘要 | 第9-14页 |
绪论 | 第14-27页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第14-15页 |
(一)选题依据 | 第14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24页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第15-22页 |
(二)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22-24页 |
三、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一)文献研究法 | 第24页 |
(二)系统研究法 | 第24页 |
(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 | 第24-25页 |
(四)比较研究法 | 第25页 |
四、论文结构及创新点 | 第25-27页 |
(一)论文结构 | 第25-26页 |
(二)论文创新点 | 第26-27页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概述 | 第27-50页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矛盾的理论 | 第27-33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社会基本矛盾的思想 | 第27-31页 |
(二)列宁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 第31-33页 |
二、国外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 | 第33-35页 |
(一)西奥多·阿多诺的绝对否定观 | 第33页 |
(二)格奥尔格·卢卡奇的整体性思维辩证观 | 第33-34页 |
(三)路易·皮埃尔·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辩证观 | 第34-35页 |
(四)伯特尔·奥尔曼的矛盾内在关系辩证观 | 第35页 |
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 | 第35-50页 |
(一)毛泽东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思想 | 第35-38页 |
(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 | 第38-42页 |
(三)江泽民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论述 | 第42-44页 |
(四)胡锦涛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 | 第44-46页 |
(五)习近平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阐述 | 第46-50页 |
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1921 年7月至1949年10月) | 第50-68页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对中国基本国情和阶级矛盾的初步认识(1921 年7月-1923年6月) | 第50-54页 |
(一)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的中国社会和国际环境分析 | 第50-51页 |
(二)中国共产党创建伊始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初步分析 | 第51-53页 |
(三)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以及意义 | 第53-54页 |
二、党在大革命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1923 年6月-1927 年7月) | 第54-57页 |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初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 | 第54-56页 |
(二)大革命失败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重新认识 | 第56-57页 |
三、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1927 年8月-1937 年7月) | 第57-61页 |
(一)党对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不同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把握 | 第57-59页 |
(二)“九·一八”事变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 | 第59-61页 |
四、党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清晰判断(1937 年7月-1945 年8月) | 第61-65页 |
(一)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对全面抗日形势的判断 | 第61-63页 |
(二)全面抗战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理论和实践 | 第63-65页 |
五、党在全国解放战争时期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1945 年8月-1949 年9月) | 第65-68页 |
(一)党对抗日战争胜利后的国内外形势的分析 | 第65-66页 |
(二)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的认识 | 第66-68页 |
第三章: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党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1949 年10 月至1978年 12 月) | 第68-95页 |
一、过渡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探索(1949 年10月-1956 年9月) | 第68-74页 |
(一)党对建国初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 第68-70页 |
(二)党对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 第70-73页 |
(三)对过渡时期党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评析 | 第73-74页 |
二、党的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判断(1956 年9月) | 第74-78页 |
(一)八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 第75-76页 |
(二)对八大关于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评析 | 第76-78页 |
三、党对社会主要矛盾“左”的认识及其转向极端化(1956 年10月-1978 年12月) | 第78-95页 |
(一)八大后党对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的偏离 | 第78-85页 |
(二)“文化大革命”期间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极左认识 | 第85-90页 |
(三)两年徘徊时期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错误坚持 | 第90-95页 |
第四章:改革开放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判断(1978 年12月至今) | 第95-107页 |
一、现阶段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基本形成(1978 年12月-1987 年10月) | 第95-98页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六中全会对社会主要矛盾正确认识的恢复 | 第95-97页 |
(二)党的十二大、十三大对社会主要矛盾的坚持和阐释 | 第97-98页 |
二、现阶段对社会主要矛盾判断的坚持和认识的深化(1987 年10月-至今) | 第98-107页 |
(一)从十四大到十八大党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 | 第98-101页 |
(二)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 第101-107页 |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经验教训及启示 | 第107-144页 |
一、理性认清社会所处发展阶段,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依据 | 第107-112页 |
(一)要以社会所处发展阶段的正确判断为前提来把握社会主要矛盾 | 第107-109页 |
(二)要把对社会发展所处阶段的清醒认识作为把握社会矛盾全局的依据 | 第109-112页 |
二、及时把握各种矛盾的演进变化,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所在 | 第112-117页 |
(一)要在复杂的社会矛盾体系中正确认识把握各种矛盾的性质及变化 | 第112-114页 |
(二)要不断根据各种矛盾的演进变化确定其解决方式 | 第114-117页 |
三、准确判定不同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目的 | 第117-122页 |
(一)一个历史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与该阶段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内在统一的 | 第117-118页 |
(二)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必须抓住经济建设这条主线 | 第118-122页 |
四、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保障 | 第122-133页 |
(一)运用矛盾分析法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规律 | 第122-127页 |
(二)运用国情分析法认清社会主要矛盾的现实基础 | 第127-130页 |
(三)运用阶级分析法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演进变化 | 第130-133页 |
五、与时俱进地阐释社会主要矛盾,是党正确认识和判断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趋势 | 第133-144页 |
(一)需要敏锐而正确地认识社会主要矛盾的新变化与新特征 | 第133-136页 |
(二)需要与时俱进地对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思考和新表述 | 第136-144页 |
结论 | 第144-145页 |
参考文献 | 第145-15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56-157页 |
致谢 | 第157-158页 |
作者简介 | 第1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