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行动理论视角下的城市高利贷--基于对南京市的调查分析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7页 |
一、选题的缘起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一)选题的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9-11页 |
(一)对国外高利贷活动的研究综述 | 第9-10页 |
(二)对我国高利贷活动的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三)对放贷者的研究综述 | 第11页 |
(四)文献评述 | 第11页 |
三、理论依据 | 第11-14页 |
(一)社会行动理论 | 第11-13页 |
(二)社会行动理论的比较分析 | 第13-14页 |
四、研究过程 | 第14-17页 |
(一)研究时段选取 | 第14-15页 |
(二)研究范围的选取 | 第15-16页 |
(三)研究对象的选取 | 第16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一章 高利贷活动的起源与发展 | 第17-21页 |
一、不道德的“钱生钱” | 第17-18页 |
二、社会经济发展的“堰塞湖” | 第18-21页 |
第二章“死灰复燃”的城市高利贷活动 | 第21-26页 |
一、“全民高利贷”——行动者及目标达成 | 第21-22页 |
二、“高息的诱惑”——行动的情境与规范 | 第22-24页 |
三、小结 | 第24-26页 |
第三章 高利贷活动中的“放贷者” | 第26-30页 |
一、隐秘的交易者——新关系结构的产生 | 第26-28页 |
二、“各取所需”——外化的价值观 | 第28-29页 |
三、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难以禁止的高利贷活动 | 第30-36页 |
一、比“取经”还难的融资 | 第30-32页 |
二、“寻租”的群体 | 第32-33页 |
三、不犯法的坦然 | 第33-36页 |
第五章 反思城市高利贷 | 第36-40页 |
一、畸化的民间金融 | 第36-37页 |
二、“围而不剿”的应对方式 | 第37-38页 |
三、结论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被访者名单 | 第42-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