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与职能研究

中文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选题意义及概念界定第11-14页
     ·选题意义第11-12页
     ·概念界定第12-14页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第14-17页
     ·当前的研究现状第14-15页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15-17页
   ·研究目的及创新之处第17页
     ·研究目的第17页
     ·创新之处第17页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第17-19页
     ·研究方法第17-18页
     ·研究思路第18-19页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历史沿革及角色的嬗变第19-30页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确立及其发展概述第19-24页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萌芽阶段(1949年以前)第19-20页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初创及确立时期(1949—1965年)第20-21页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恢复和发展阶段(1977—2000年)第21-22页
     ·高校辅导员制度的完善与成熟阶段(2000年至今)第22-24页
   ·辅导员角色的嬗变及新时期角色期望第24-30页
     ·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嬗变第24-25页
     ·新时期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望第25-30页
第三章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特点第30-34页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内容第30-32页
     ·教育工作基本内容第30-31页
     ·管理工作基本内容第31页
     ·服务工作基本内容第31页
     ·学生能力培养基本内容第31-32页
   ·当前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基本特点第32-34页
     ·工作对象的特殊性第32页
     ·工作内容的综合性和复杂性第32页
     ·工作时间的无界性第32-33页
     ·工作方法的灵活性和创新性第33-34页
第四章 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队伍建设的意义和依据第34-40页
   ·研究新时期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与队伍建设的意义第34-36页
     ·正确的认识是基础和前提第34页
     ·准确的定位是根本和保证第34-35页
     ·明确的责任是核心和关键第35-36页
     ·专业化和职业化是方向和目标第36页
   ·对高校辅导员进行角色定位与队伍建设的基本依据第36-40页
     ·国家相关理论政策的支持第37-38页
     ·已有实践成果的推动作用第38页
     ·高校辅导员主观强烈要求第38-39页
     ·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和理论成果提供了现实借鉴第39-40页
第五章 加强和改进新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路与措施第40-46页
   ·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思路第40-42页
     ·转变观念是关键第40页
     ·制度建设是核心第40-41页
     ·科研培训是保障第41-42页
     ·评价体系是方法第42页
   ·加强和改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具体措施第42-46页
     ·自身素质的提高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础第42-43页
     ·坚持和完善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领导体制和管理机制是保障第43-44页
     ·专业化发展与职业化管理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途径第44-45页
     ·境内外先进经验的借鉴是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补充第45-46页
第六章 未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模式第46-53页
   ·构建未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模式应遵循的原则第46-49页
     ·学生工作及其管理机构独立原则第46-47页
     ·机构职能专业化建设原则第47-48页
     ·尊重辅导员的主体地位和在专业发展中的认知心理特点第48-49页
   ·未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构建第49-53页
     ·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重建思路第49-51页
     ·新建模式下的辅导员职能第51-52页
     ·新建模式下的辅导员角色第52-53页
结束语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第58-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研究型大学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方法研究
下一篇:民族院校特色学科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