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机器视觉的公共自行车停车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4页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9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9-12页
        1.2.1 公共自行车停车系统发展历程第9-10页
        1.2.2 图像配准技术研究现状第10-11页
        1.2.3 运动目标跟踪技术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2-1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2-13页
        1.3.2 结构安排第13-14页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方法概述第14-20页
    2.1 图像配准理论及方法第14-16页
        2.1.1 图像配准基本原理第14页
        2.1.2 常用的图像配准方法第14-16页
    2.2 运动目标跟踪理论及方法第16-18页
        2.2.1 运动目标检测算法介绍第16-18页
        2.2.2 运动目标跟踪算法介绍第18页
    2.3 本章小结第18-20页
第三章 基于改进SURF算子的图像配准算法第20-31页
    3.1 SIFT算法介绍第20-22页
    3.2 SURF算法介绍第22-24页
        3.2.1 积分图像第22页
        3.2.2 尺度空间构建和特征点检测第22-23页
        3.2.3 SURF描述子的计算第23页
        3.2.4 SURF算法的优点和不足第23-24页
    3.3 改进的SURF算法第24-27页
        3.3.1 结合信息熵的特征点筛选算法第24-25页
        3.3.2 双向快速匹配策略第25-26页
        3.3.3 改进SURF算法流程第26-27页
    3.4 算法验证与结果分析第27-30页
        3.4.1 图像配准效果实验第27-29页
        3.4.2 图像配准效率实验第29-30页
    3.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基于改进CamShift的目标跟踪算法第31-39页
    4.1 CamShift算法介绍第31-33页
        4.1.1 建立颜色概率直方图第31页
        4.1.2 搜索窗口确定第31-33页
    4.2 改进的Camshift算法第33-35页
        4.2.1 运动目标检测第33页
        4.2.2 背景噪声滤除第33-34页
        4.2.3 误跟踪排除第34页
        4.2.4 改进的Camshift算法流程第34-35页
    4.3 算法验证与结果分析第35-38页
    4.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停车系统硬件设计第39-53页
    5.1 系统总体方案第39-40页
        5.1.1 系统的需求分析第39页
        5.1.2 系统设计原则第39-40页
        5.1.3 系统总体结构第40页
    5.2 停车站主控板设计第40-46页
        5.2.1 MCU及外围电路设计第40-42页
        5.2.2 通信接口电路设计第42-44页
        5.2.3 电源电路设计第44-45页
        5.2.4 停车站主控板原理图及PCB图第45-46页
    5.3 GPRS通信模块设计第46-51页
        5.3.1 MG323模块外围电路设计第46-48页
        5.3.2 MG323的电源设计第48-49页
        5.3.3 MCU及外围电路设计第49-50页
        5.3.4 GPRS模块的原理图及PCB图第50-51页
    5.4 读卡器模块设计第51-52页
        5.4.1 RC522模块介绍第51页
        5.4.2 RC522天线电路设计第51页
        5.4.3 读卡器模块的原理图及PCB图第51-52页
    5.5 本章小结第52-53页
第六章 停车系统软件设计与测试第53-68页
    6.1 主控板软件设计第53-58页
        6.1.1 车辆租借和归还软件设计第53-56页
        6.1.2 图像处理算法软件设计第56-58页
    6.2 GPRS模块软件设计第58-61页
    6.3 图像采集模块软件设计第61-62页
    6.4 停车系统测试与分析第62-67页
        6.4.1 车辆跟踪与定位测试第62-64页
        6.4.2 车辆配准与识别测试第64-67页
    6.5 本章小结第67-68页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68-69页
    主要结论第68页
    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3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下一篇:自制生肌散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术后创面促愈的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