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 | 第13-24页 |
一、现代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研究进展 | 第13-19页 |
1. 流行病学研究 | 第13页 |
2. 发病机制研究 | 第13-17页 |
3. 治疗现状 | 第17-19页 |
4. 展望 | 第19页 |
二、中医学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认识 | 第19-22页 |
1 对病名的认识 | 第19-20页 |
2 病因、病机的认识 | 第20-21页 |
3 中医药治疗 | 第21-22页 |
4 展望 | 第22页 |
三、木丹颗粒与气虚血瘀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第22-24页 |
第二部分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治疗DPN的Meta分析 | 第24-37页 |
引言 | 第24页 |
1. 研究资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1.1 纳入标准 | 第24-25页 |
1.2 排除标准 | 第25页 |
1.3 检索策略 | 第25页 |
1.4 文献质量评价 | 第25页 |
1.5 统计学处理 | 第25-26页 |
2. 结果 | 第26-30页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第26页 |
2.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估 | 第26-30页 |
3. Meta分析结果 | 第30-34页 |
3.1 疗效比较 | 第30-33页 |
3.1.1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组对比单用甲钴胺组的有效率的比较 | 第30页 |
3.1.2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组对比单用甲钴胺组的正中神经的MNCV的比较 | 第30-31页 |
3.1.3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组对比单用甲钴胺组的正中神经的SNCV的比较 | 第31-32页 |
3.1.4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组对比单用甲钻胺组的腓总神经的MNCV的比较 | 第32-33页 |
3.1.5 木丹颗粒联合甲钴胺组对比单用甲钴胺组的腓总神经的SNCV的比较 | 第33页 |
3.2 发表偏倚分析 | 第33-34页 |
4. 讨论 | 第34-37页 |
4.1 木丹颗粒与甲钴胺作用于DPN的机制 | 第34-35页 |
4.2 纳入文献的特点 | 第35页 |
4.3 本次研究结果的讨论与分析 | 第35页 |
4.4 本次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3页 |
缩略词表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