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山、自然与部落--安多藏区神山体系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前言 | 第8-12页 |
一、选题意义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安多藏族神山崇拜 | 第12-17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安多藏区的界定 | 第12页 |
二、神山的概念及其外延 | 第12-14页 |
第二节 安多藏区神山崇拜观念的由来 | 第14-17页 |
一、安多藏区自然地理概况 | 第14页 |
二、神山崇拜的产生 | 第14-15页 |
三、神山崇拜的发展 | 第15-16页 |
四、神山崇拜的现状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安多藏区神山体系 | 第17-31页 |
第一节 环湖、兴海及西倾山地区神山 | 第17-18页 |
一、环青海湖地区神山 | 第17-18页 |
二、兴海与西倾山地区神山 | 第18页 |
第二节 湟中地区与青海卓仓藏人的神山及体系 | 第18-21页 |
一、湟中地区的神山及体系 | 第18-19页 |
二、青海卓仓藏人的神山及体系 | 第19-21页 |
第三节 热贡地区神山及体系 | 第21-22页 |
第四节 甘南藏区的神山及体系 | 第22-24页 |
第五节 华日地区神山及体系 | 第24-26页 |
第六节 果洛藏区神山及体系 | 第26-29页 |
第七节 四川阿坝藏区神山及体系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安多藏区神山的祭祀仪式 | 第31-38页 |
第一节 祭"拉则" | 第31-32页 |
第二节 煨桑 | 第32-34页 |
第三节 插箭与放风马 | 第34-35页 |
一、插箭 | 第34页 |
二、放风马 | 第34-35页 |
第四节 血祭与放生 | 第35-37页 |
一、血祭 | 第35-36页 |
二、放生 | 第36-37页 |
第五节 转山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神山与自然 | 第38-46页 |
第一节 "自然、神与人"三位一体观念 | 第38-41页 |
一、民间意识中的"神山与自然"观念 | 第38-39页 |
二、宗教教义中的神山与自然 | 第39-41页 |
第二节 神山与生态环境保护 | 第41-46页 |
第五章 安多藏区的神山与部落 | 第46-54页 |
第一节 历史上的神山与部落 | 第46-48页 |
一、吐蕃王朝以前的神山与部落关系 | 第46-47页 |
二、安多藏区的部落组织发展 | 第47-48页 |
第二节 当代安多藏区的神山与部落 | 第48-54页 |
一、宗教与社会关系理论 | 第48-49页 |
二、神山信仰与部落组织关系 | 第49-54页 |
附录 | 第54-59页 |
安多藏区阿尼玛卿神山体系简图(一) | 第54-55页 |
安多藏区阿尼玛卿神山体系简图(二) | 第55-56页 |
安多藏区阿尼玛卿神山体系简图(三) | 第56-57页 |
安多藏区阿尼年钦神山体系简图 | 第57-58页 |
安多藏区念青唐古拉神山体系简图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3页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
后记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