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禾谷类作物病虫害论文--稻病虫害论文

带毒与不带毒灰飞虱唾液腺差异表达蛋白对介体取食行为和传毒率的影响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4页
    1 刺吸电位技术(EPG)的研究与应用第10-17页
        1.1 EPG技术发展历史第10页
        1.2 EPG技术原理第10-11页
        1.3 EPG技术波形认定第11-15页
        1.4 EPG技术的应用第15-17页
            1.4.1 昆虫对寄主植物的选择性研究第15-16页
            1.4.2 植物抗虫性机制研究第16页
            1.4.3 拒食因子和农药对昆虫取食行为的影响第16页
            1.4.4 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行为机制第16-17页
    2 介体昆虫的唾液腺与植物病毒的传播第17-20页
        2.1 介体昆虫传播植物病毒的类型第17-19页
        2.2 介体昆虫的唾液腺与植物病毒传播第19-20页
    3 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研究进展第20-23页
        3.1 灰飞虱传递水稻条纹病毒方式第20-21页
        3.2 灰飞虱传播水稻条纹病毒最新研究进展第21-23页
            3.2.1 RSV水平传播机制第21-22页
            3.2.2 RSV经卵传递机制第22页
            3.2.3 灰飞虱与RSV互作蛋白的筛选第22-23页
    4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带毒与不带毒灰飞虱唾液腺差异表达蛋白VDAC的克隆与表达第24-40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34页
        1.1 材料第24-25页
            1.1.1 供试昆虫第24页
            1.1.2 供试植株第24-25页
            1.1.3 主要试剂第25页
        1.2 实验方法第25-34页
            1.2.1 带毒和不带毒灰飞虱种群筛选第25-26页
            1.2.2 总RNA提取第26页
            1.2.3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26-27页
            1.2.4 中间片段扩增第27-30页
                1.2.4.1 中间片段PCR扩增第27-28页
                1.2.4.2 目的基因片段的回收纯化第28页
                1.2.4.3 目的片段与载体的连接第28-29页
                1.2.4.4 连接产物的转化第29页
                1.2.4.5 菌落PCR鉴定阳性克隆第29-30页
                1.2.4.6 测序第30页
            1.2.5 cDNA 5’端快速扩增第30-32页
                1.2.5.1 反应原理第30-31页
                1.2.5.2 反转录反应第31页
                1.2.5.3 PCR扩增第31页
                1.2.5.4 5 ’RACE产物克隆测序第31-32页
            1.2.6 cDNA3’端快速扩增第32-33页
                1.2.6.1 反应原理第32页
                1.2.6.2 反转录反应第32-33页
                1.2.6.3 PCR扩增第33页
                1.2.6.4 3’RACE产物克隆测序第33页
            1.2.7 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3页
            1.2.8 LsVDAC实时定量分析第33-34页
            1.2.9 数据处理第3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4-39页
        2.1 灰飞虱电压依赖型阴离子通道蛋白基因LsVDAC第34-39页
            2.1.1 LsVDAC中间片段克隆第34-35页
            2.1.2 LsVDAC基因RACE第35-38页
            2.1.3 LsVDAC基因序列分析与系统发育分析第38页
            2.1.4 LsVDAC的相对表达量第38-39页
    3 讨论第39-40页
第三章 带毒与不带毒灰飞虱唾液腺差异表达蛋白对介体取食行为和传毒率的影响第40-5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1-47页
        1.1 材料第41页
            1.1.1 供试昆虫第41页
            1.1.2 供试植株第41页
            1.1.3 主要试剂第41页
        1.2 实验方法第41-47页
            1.2.1 dsRNA的合成第41-45页
                1.2.1.1 总RNA提取第41页
                1.2.1.2 cDNA第一链的合成第41页
                1.2.1.3 获取带目标片段的菌液第41-43页
                1.2.1.4 质粒的提取第43-44页
                1.2.1.5 正义链、反义链ssRNA的合成第44页
                1.2.1.6 合成dsRNA第44-45页
            1.2.2 对灰飞虱的RNA干扰实验第45-47页
                1.2.2.1 饲喂法干扰灰飞虱第45页
                1.2.2.2 沉默效应检测第45-47页
            1.2.3 干扰后灰飞虱的取食行为和传毒率研究第47页
                1.2.3.1 取食行为研究方法第47页
                1.2.3.2 传毒率测定第4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7-53页
        2.1 喂食dsRNA对灰飞虱取食行为的影响第47-51页
        2.2 喂食dsRNA对灰飞虱传毒率的影响第51-53页
    3 讨论第53-54页
第四章 全文小结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1页
致谢第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法律分析--以个人住房信贷为例
下一篇:非典型虐待行为的刑法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