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引言 | 第6-8页 |
1. 选题研究背景 | 第8-17页 |
1.1 选题的现实背景 | 第8-10页 |
1.2 选题的理论背景 | 第10-17页 |
1.2.1 个人住房信贷的法律性质 | 第10-12页 |
1.2.2 个人住房信贷法律关系 | 第12-14页 |
1.2.3 我国个人住房信贷法律体系 | 第14-17页 |
2 问题的提出 | 第17-24页 |
2.1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的典型案例 | 第17-20页 |
2.1.1 购房者未按约定履行个人住房信货合同而引起风险的案例 | 第17-18页 |
2.1.2 开发商假贷款行为而引起风险的案例 | 第18-19页 |
2.1.3 个人住房信贷中因抵押物而引起风险案例 | 第19-20页 |
2.2 商业银行个人信贷风险典型案例之法律分析 | 第20-22页 |
2.3 个人住房信贷中的系统性风险分析 | 第22-24页 |
3 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形成原因之法律分析 | 第24-32页 |
3.1 商业银行信贷管理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24-26页 |
3.2 商业银行贷前审查不严谨 | 第26-29页 |
3.2.1 贷款人和开发商的信用缺失风险 | 第26-28页 |
3.2.2 商业银行内部信贷法律合规管理体制不完善 | 第28-29页 |
3.3 银行债权风险转移机制之缺失 | 第29-30页 |
3.4 监管制度不完善 | 第30-32页 |
3.4.1 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不完善 | 第30-31页 |
3.4.2 对房地产商和中介服务机构缺乏有效监管 | 第31-32页 |
4 域外个人住房信贷风险防范之法律借鉴 | 第32-36页 |
4.1 美国政府主导的住房信贷证券化和保险制度 | 第32-33页 |
4.2 日本公共住房银行模式和韩国住宅保证株式会社 | 第33-34页 |
4.3 次贷危机给我国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经验教训 | 第34-36页 |
5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住房信贷风险之法律防范 | 第36-46页 |
5.1 完善个人住房信贷法律体系 | 第36-38页 |
5.2 严格规范执行银行个人住房信贷业务,谨慎放贷 | 第38-41页 |
5.2.1 完善我国信用等级制度体系 | 第38-39页 |
5.2.2 加强银行内部个人住房信贷业务管理和监管 | 第39-41页 |
5.3 建立有效的风险转移机制 | 第41-43页 |
5.3.1 建立住房抵押贷款担保保险制度,形成信用风险化解机制 | 第41-42页 |
5.3.2 发展住房抵押贷款二级市场,试行住房抵押证券化 | 第42-43页 |
5.4 加强对商业银行外部开发商和中介机构的监管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