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绪论 | 第9-22页 |
一、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 | 第9页 |
(二)大数据教育领域显现广阔的应用前景 | 第9-10页 |
(三)大数据教育应用的伦理问题仍需探讨 | 第10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0-19页 |
(一)大数据的概述 | 第11-13页 |
(二)大数据教育应用面临的伦理问题 | 第13-17页 |
(三)大数据教育应用伦理问题的解决路径 | 第17-18页 |
(四)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 第18-19页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9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9-20页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0-22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20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第一章 大数据教育应用及其伦理意蕴 | 第22-38页 |
一、何谓大数据教育应用 | 第22-24页 |
(一)大数据教育应用的含义 | 第22页 |
(二)大数据教育应用的主体分析 | 第22-23页 |
(三)大数据教育应用的客体分析 | 第23页 |
(四)大数据教育应用的影响因素 | 第23-24页 |
二、大数据教育应用的合理性分析 | 第24-32页 |
(一)从片面到全面:把握学生真实发展水平 | 第25-26页 |
(二)从整齐划一到尊重个性:教育实施的精准化 | 第26-28页 |
(三)从一维、片段化到多维、连续性:教育时空的延拓 | 第28-30页 |
(四)从片面、因果到整体、相关:深度变革教育思维方式 | 第30-32页 |
三、大数据教育应用的伦理意蕴 | 第32-38页 |
(一)何谓大数据教育应用的伦理省视 | 第33-34页 |
(二)大数据教育应用伦理省视的必要性 | 第34-38页 |
第二章 大数据教育应用伦理省视的理论基础 | 第38-50页 |
一、马克思技术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 第38-42页 |
(一)马克思技术实践思想 | 第39-40页 |
(二)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 | 第40-42页 |
二、海德格尔的技术思想及其启示 | 第42-45页 |
(一)技术的本质 | 第42-43页 |
(二)现代技术的本质 | 第43-44页 |
(三)现代技术的返魅 | 第44-45页 |
三、教育伦理思想及其启示 | 第45-50页 |
(一)教育的伦理意蕴 | 第45-46页 |
(二)教育中的伦理范畴 | 第46-50页 |
第三章 大数据教育应用的伦理风险 | 第50-59页 |
一、大数据教育应用对学生主体性的削弱 | 第50-54页 |
(一)大数据教育应用侵犯学生自由 | 第50-52页 |
(二)大数据教育应用妨害平等 | 第52-54页 |
二、大数据教育应用对教育的价值造成冲击 | 第54-56页 |
(一)大数据价值混杂对教育正向价值的压制 | 第54-55页 |
(二)数据的工具价值对教育育人价值的僭越 | 第55-56页 |
三、大数据教育应用可能导致教育的“异化” | 第56-59页 |
(一)教育放弃自身逻辑而依附于大数据 | 第56-57页 |
(二)教育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可能性的压制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大数据教育应用伦理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59-69页 |
一、从大数据教育应用的数据基础来看 | 第59-63页 |
(一)数据基础的有限性 | 第59-61页 |
(二)依托大数据认识教育的有限性 | 第61-63页 |
二、从大数据教育应用的过程来看 | 第63-69页 |
(一)大数据教育应用的主体因素 | 第64-66页 |
(二)大数据教育应用的伦理缺失 | 第66-67页 |
(三)大数据教育应用的约束性制度与规范的不完善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大数据教育应用伦理风险的应对策略 | 第69-79页 |
一、大数据教育应用的立场澄清 | 第69-72页 |
(一)肯定大数据在教育应用的积极意义 | 第69-70页 |
(二)充分认识教育的特殊性 | 第70-71页 |
(三)明确大数据教育应用的限度 | 第71-72页 |
二、大数据教育应用伦理风险的对策分析 | 第72-79页 |
(一)提高大数据教育应用主体的数据素养 | 第73-76页 |
(二)加强大数据教育应用外部环境的治理 | 第76-79页 |
结语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第88-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