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代中国视觉艺术的悲剧审美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页 |
| 引言 | 第8页 |
| 第一章 中国悲剧审美的传统样貌 | 第8-12页 |
| 第一节、中国传统艺术悲剧文化起源与流变 | 第8-11页 |
| 一、口口相传的神话传说中的悲剧美学 | 第8-9页 |
| 二、古老雕塑中青铜器的悲剧美学 | 第9页 |
| 三、传统诗歌书画中的悲剧美学 | 第9-11页 |
| 第二节、对中国传统悲剧的理性思考 | 第11-12页 |
| 一、如何看待中国悲剧审美缺失论 | 第11-12页 |
| 二、中国悲剧特点传统概述 | 第12页 |
| 第二章、中国当代视觉艺术悲剧审美概览 | 第12-37页 |
| 第一节、当代视觉艺术的悲剧审美表征 | 第12-20页 |
| 一、当代中国悲剧的审美文化选择 | 第13-14页 |
| 二、当代视觉形象中的悲剧感观特征 | 第14-18页 |
| 1、崇高的外衣逐渐褪去 | 第14-16页 |
| 2、悲剧审美接受的泛化 | 第16-18页 |
| 三、视觉艺术中悲剧的审美趣味及品格 | 第18-19页 |
| 1、“警示”也是悲剧的一种意蕴 | 第18-19页 |
| 2、“丑”也是悲剧表现美的方式 | 第19页 |
| 四、时代变化下的悲剧审美 | 第19-20页 |
| 第二节、当代视觉艺术悲剧审美的文化探因 | 第20-37页 |
| 一、儒、释、道悲剧美学的传承 | 第20-23页 |
| 二、寻根文化的悲悯忧患 | 第23-25页 |
| 三、环境生态里的文化焦虑 | 第25-30页 |
| 1、“敬畏自然”文化传统的审美传达 | 第25-26页 |
| 2、环境危机里的悲剧表征 | 第26-30页 |
| 四、消费视域下悲剧的商业品格 | 第30-33页 |
| 1、多元化 | 第30-32页 |
| 2、大众化 | 第32-33页 |
| 3、商业化 | 第33页 |
| 五、伤感情愫中悲剧审美的个体意识凸显 | 第33-34页 |
| 六、大众娱乐艺术中悲剧性的消解 | 第34-36页 |
| 七、社会转型下悲剧审美表达的变革 | 第36-37页 |
| 第三章、中国当代视觉艺术悲剧审美的文化价值评判 | 第37-40页 |
| 一、悲剧审美净化、教化的精神力量 | 第37-38页 |
| 二、社会文化产业对悲剧的影响 | 第38-39页 |
| 三、悲剧审美的“娱乐”价值 | 第39-40页 |
| 第四章、中国当代视觉艺术悲剧美学走向与启示 | 第40-43页 |
| 一、悲剧对人有种本能的吸引 | 第40页 |
| 二、美感逐步代替悲情 | 第40-41页 |
| 三、悲剧中独特的快感 | 第41页 |
| 四、悲剧发展的异样性 | 第41-42页 |
| 五、悲剧艺术的大众化 | 第42页 |
| 六、悲剧的美育功效 | 第42页 |
| 七、冲突的永恒性 | 第42-43页 |
|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