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原子核物理学、高能物理学论文--高能物理学论文--粒子类型论文

BESⅢ实验上粲重子衰变分支比的研究

摘要第4-5页
英文摘要第5页
1 引言第8-19页
    1.1 物质的基本组成第8-9页
    1.2 基本相互作用第9页
    1.3 标准模型第9-13页
    1.4 粲物理第13-16页
    1.5 选题背景第16-18页
    1.6 论文结构第18-19页
2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Ⅱ和北京谱仪BESⅢ第19-28页
    2.1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第19-20页
    2.2 北京谱仪第20-25页
        2.2.1 束流管第21-22页
        2.2.2 主漂移室第22页
        2.2.3 飞行时间探测器第22-23页
        2.2.4 电磁量能器第23页
        2.2.5 超导磁体第23-24页
        2.2.6 μ子鉴别器第24页
        2.2.7 电子学系统第24页
        2.2.8 触发判选系统第24-25页
        2.2.9 在线获取系统第25页
    2.3 BESⅢ离线软件系统第25-27页
        2.3.1 BESⅢ离线软件框架第25页
        2.3.2 BESⅢ探测器模拟系统第25-26页
        2.3.3 BESⅢ离线重建系统第26页
        2.3.4 BESⅢ探测器的离线刻度第26-27页
        2.3.5 物理分析工具软件第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3 Λ_c~+→Σ~++X相对分支比单标记方法的测量第28-48页
    3.1 测量方法第28页
    3.2 实验数据和蒙特卡洛模拟的样本第28-29页
        3.2.1 数据样本第28-29页
        3.2.2 蒙特卡洛模拟样本第29页
    3.3 事例筛选第29-31页
    3.4 能量差和束流约束质量第31-33页
    3.5 单标记的本底检查第33-35页
    3.6 提取信号第35-39页
    3.7 上限估计第39-41页
    3.8 效率估计第41-43页
    3.9 分支比计算第43页
    3.10 系统误差第43-46页
    3.11 输入输出检查第46页
    3.12 分支比结果总结第46-48页
4 BESⅢ实验粲重子绝对分支比双标记方法的测量第48-56页
    4.1 测量方法第48-49页
    4.2 实验数据和MC模拟样本第49页
    4.3 事例筛选第49-53页
        4.3.1 单标记的事例筛选第50页
        4.3.2 单标记的产额和效率第50页
        4.3.3 双标记的事例筛选第50-53页
    4.4 双标记的产额和效率第53-54页
    4.5 分支比的计算第54-55页
    4.6 总结第55-56页
5 20英寸PMT的度越时间分散(TTS)研究的数据分析第56-58页
6 总结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63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当代中国视觉艺术的悲剧审美
下一篇:元代“地形山水画”与“地产山水画”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