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CIe的协议栈物理层MAC设计与验证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1-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1.1 PCI总线标准的发展史 | 第15-16页 |
1.1.2 PCI Express总线标准 | 第16-17页 |
1.1.3 PCI-Express总线发展前景 | 第17页 |
1.2 本文研究课题 | 第17页 |
1.3 论文章节结构 | 第17-19页 |
第二章 PCI-Express体系结构概述 | 第19-23页 |
2.1 端到端的数据传递 | 第19-20页 |
2.2 PCIe总线的层次结构 | 第20-21页 |
2.3 PCIe设备拓扑结构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基于PCIe的定制高速IO协议栈 | 第23-43页 |
3.1 定制高速IO协议栈概述 | 第23-24页 |
3.2 服务层 | 第24-26页 |
3.2.1 服务层总体概述 | 第24-25页 |
3.2.2 服务层数据包 | 第25页 |
3.2.3 服务层发送模块 | 第25-26页 |
3.2.4 服务层接收模块 | 第26页 |
3.2.5 服务层仲裁模块 | 第26页 |
3.2.6 服务层配置空间 | 第26页 |
3.2.7 服务层错误检测模块 | 第26页 |
3.3 网络层 | 第26-27页 |
3.4 数据链路层 | 第27-34页 |
3.4.1 数据链路层概述 | 第27-29页 |
3.4.2 数据链路层包 | 第29页 |
3.4.3 ACK/NAK DLLP包 | 第29-30页 |
3.4.4 流量控制DLLP包 | 第30页 |
3.4.5 数据链路层编码模块 | 第30-32页 |
3.4.6 数据链路层解码模块 | 第32-33页 |
3.4.7 发送端流量控制模块 | 第33-34页 |
3.5 物理层 | 第34-42页 |
3.5.1 物理层概述 | 第34-36页 |
3.5.2 发送逻辑 | 第36-41页 |
3.5.3 接收逻辑 | 第41-4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高速IO协议栈物理层MAC子层设计 | 第43-63页 |
4.1 协议栈物理层总体介绍 | 第43页 |
4.2 MAC层功能描述 | 第43-44页 |
4.3 MAC层接口描述 | 第44-46页 |
4.4 MAC层数据包 | 第46-47页 |
4.4.1 来自数据链路层的TLP包 | 第46-47页 |
4.4.2 发送到数据链路层的SLP包 | 第47页 |
4.5 Txalign模块 | 第47-51页 |
4.5.1 Txalign功能 | 第47页 |
4.5.2 Txalign接口 | 第47-48页 |
4.5.3 Txalign模块的实现 | 第48-51页 |
4.6 Txlane模块 | 第51-52页 |
4.6.1 Txlane功能 | 第51页 |
4.6.2 Txlane接口 | 第51-52页 |
4.7 Rxlane模块 | 第52-56页 |
4.7.1 Rxlane功能 | 第52页 |
4.7.2 Rxlane接口 | 第52-53页 |
4.7.3 Rxlane实现 | 第53-55页 |
4.7.4 其他子模块 | 第55-56页 |
4.8 Deskew模块 | 第56-58页 |
4.8.1 Deskew功能 | 第56页 |
4.8.2 Deskew接口 | 第56-57页 |
4.8.3 Deskew实现 | 第57-58页 |
4.9 LTSSM模块 | 第58-63页 |
4.9.1 LTSSM模块功能 | 第58页 |
4.9.2 LTSSM实现描述 | 第58-63页 |
第五章 协议栈物理层的验证 | 第63-69页 |
5.1 验证平台的设计 | 第63-65页 |
5.2 验证平台具体实现 | 第65页 |
5.3 验证结果 | 第65-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