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及工作安排 | 第13-14页 |
2 列车自动驾驶要求及控制技术 | 第14-25页 |
2.1 列车运行要求及指标分析 | 第14-18页 |
2.1.1 列车运行模型 | 第14-15页 |
2.1.2 列车运行工况 | 第15页 |
2.1.3 列车运行及评价指标 | 第15-17页 |
2.1.4 列车追踪运行相关指标 | 第17-18页 |
2.2 Mamdani型模糊控制器 | 第18-21页 |
2.3 广义预测控制相关知识 | 第21-25页 |
2.3.1 预测控制介绍 | 第21页 |
2.3.2 预测模型 | 第21-22页 |
2.3.3 滚动优化 | 第22-24页 |
2.3.4 在线辨识反馈校正 | 第24页 |
2.3.5 广义预测控制结构 | 第24-25页 |
3 列车追踪策略研究 | 第25-38页 |
3.1 列车追踪指标及过程分析 | 第25页 |
3.2 两列车追踪策略分析 | 第25-28页 |
3.3 方案二参数确定 | 第28-32页 |
3.3.1 方案二最小追踪实时间隔时间的分析 | 第30-32页 |
3.3.2 滞后时间t_0取值分析 | 第32页 |
3.3.3 方案二运行效率的分析 | 第32页 |
3.4 列车高速运行mint_(sj)变化情况分析 | 第32-34页 |
3.5 多列车追踪运行 | 第34-37页 |
3.5.1 多列车按方案二追踪运行策略 | 第34-36页 |
3.5.2 多列车按方案二追踪运行效率的分析 | 第36-37页 |
3.6 一个新思路 | 第37-38页 |
4 模糊预测分层控制器 | 第38-49页 |
4.1 分层控制 | 第38-39页 |
4.1.1 列车自动调速分层控制思想 | 第38页 |
4.1.2 分层控制流程 | 第38-39页 |
4.2 上层模糊控制器设计 | 第39-45页 |
4.2.1 运营条件对追踪策略的要求 | 第39-40页 |
4.2.2 模糊控制输入输出的选取 | 第40-41页 |
4.2.3 定义模糊子集和隶属度函数 | 第41-44页 |
4.2.4 建立模糊规则 | 第44-45页 |
4.3 期望曲线的生成 | 第45-47页 |
4.3.1 期望曲线生成原理 | 第45页 |
4.3.2 存在问题 | 第45-46页 |
4.3.3 解决措施 | 第46-47页 |
4.4 下层预测控制器设计 | 第47-49页 |
4.4.1 预测控制相关参数的选取 | 第47-48页 |
4.4.2 约束条件 | 第48-49页 |
5 列车追踪运行仿真分析 | 第49-58页 |
5.1 线路模型及参数 | 第49页 |
5.2 实际运行状况理论分析 | 第49-52页 |
5.2.1 运行策略分析 | 第49-51页 |
5.2.2 列车高速运行mint_(sj)变化情况实例分析 | 第51-52页 |
5.3 实际运行模型及参数 | 第52页 |
5.4 实际运行结果仿真分析 | 第52-58页 |
5.4.1 方案二仿真分析 | 第52-55页 |
5.4.2 列车高速运行mint_(sj)变化情况仿真 | 第55页 |
5.4.3 方案二在多列车追踪运行中应用的仿真 | 第55-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