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0页 |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现状与分析 | 第10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内容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必要性与实现机制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绩效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基础理论研究 | 第15-27页 |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 第15-17页 |
·横向企业社会责任 | 第15-16页 |
·纵向企业社会责任 | 第16页 |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水平坐标 | 第16-17页 |
·供应链与供应链核心企业 | 第17-18页 |
·供应链的概念 | 第17-18页 |
·供应链核心企业界定 | 第18页 |
·供应链核心企业与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 | 第18-20页 |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应用 | 第18-19页 |
·供应链核心企业承担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的必要性 | 第19-20页 |
·供应链核心企业自身企业社会责任动因和驱动模式 | 第20-23页 |
·供应链核心企业施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动因分析 | 第20-22页 |
·非核心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的驱动机制 | 第22-23页 |
·基于供应链核心企业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一体化 | 第23-25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一体化与供应链一体化的联系与区别 | 第23-24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一体化的原则与目标 | 第24-25页 |
·我国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驱动模式综述 | 第25-27页 |
第三章 供应链核心企业主导的社会责任分配的经济学分析 | 第27-45页 |
·供应链各节点的企业社会责任成本与收益分析 | 第27-32页 |
·企业社会责任的成本与收益估算方法概述 | 第27-28页 |
·供应链节点企业成本收益比较 | 第28-29页 |
·供应链节点的企业社会责任水平比较 | 第29-32页 |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供应链激励机制探讨 | 第32-41页 |
·委托-代理理论在供应链中的应用 | 第32页 |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分析 | 第32-34页 |
·核心企业-非核心企业的委托-代理模型 | 第34-41页 |
·供应链合作收益分配问题分析 | 第41-45页 |
·供应链收益分配存在的基础 | 第41-42页 |
·基于n 人对策模型的企业社会责任分配 | 第42-45页 |
第四章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系统分析 | 第45-58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信息识别 | 第45-50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特点 | 第45-47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模式探讨 | 第47-50页 |
·基于MAS 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系统设计 | 第50-55页 |
·多Agent 系统(MAS)及其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 第50-51页 |
·基于多Agent 系统的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设计 | 第51-55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综合管理系统初步探讨 | 第55-58页 |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ERP 系统再造 | 第55-56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管理系统功能分析 | 第56-58页 |
第五章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机制探讨 | 第58-69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现状研究 | 第58-64页 |
·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依据 | 第58-60页 |
·供应链节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 第60-64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模式与内容 | 第64-69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分析 | 第64-65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主体和形式 | 第65-66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基本内容 | 第66-69页 |
第六章 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供应链成熟度分析 | 第69-76页 |
·运用成熟度模型分析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的可行性分析 | 第69-70页 |
·供应链成熟度模型简介 | 第69页 |
·企业社会责任定量分析的可行性 | 第69-70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成熟度评价内容和方法 | 第70-76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成熟度定性分析 | 第70-72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 | 第72-74页 |
·供应链企业社会责任持续改进方法 | 第74-76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6-78页 |
·本文结论 | 第76-77页 |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