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2.1 其他综合收益会计准则的研究 | 第12-14页 |
1.2.2 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规范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相关性的研究 | 第15-18页 |
1.2.4 其他综合收益信息含量的研究 | 第18-20页 |
1.2.5 文献评述 | 第20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0-23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4 本文创新点 | 第23-24页 |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24-35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4-26页 |
2.1.1 决策有用性的概念 | 第24-25页 |
2.1.2 相关性的概念 | 第25页 |
2.1.3 可靠性的概念 | 第25页 |
2.1.4 其他综合收益的概念 | 第25-26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6-31页 |
2.2.1 受托责任观和决策有用观 | 第26-27页 |
2.2.2 会计信息与企业价值 | 第27-29页 |
2.2.3 信号传递理论 | 第29-30页 |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30页 |
2.2.5 风险理论 | 第30-31页 |
2.3 我国其他综合收益的列报变迁 | 第31-35页 |
2.3.1 其他综合收益原有的列报方式 | 第31-32页 |
2.3.2 其他综合收益当前的列报方式 | 第32-34页 |
2.3.3 其他综合收益列报变化的评价 | 第34-35页 |
第3章 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相关性分析 | 第35-49页 |
3.1 其他综合收益信息与投资人决策相关性分析 | 第35-41页 |
3.1.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5-36页 |
3.1.2 研究模型与变量选择 | 第36-37页 |
3.1.3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37页 |
3.1.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7-41页 |
3.2 其他综合收益信息与债权人决策相关性分析 | 第41-47页 |
3.2.1 理论分析及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41-42页 |
3.2.2 研究模型与变量选择 | 第42-43页 |
3.2.3 样本的选取与数据来源 | 第43-44页 |
3.2.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4-4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7-49页 |
第4章 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可靠性分析 | 第49-58页 |
4.1 样本选择 | 第49-50页 |
4.2 其他综合收益信息披露的总体分析 | 第50-54页 |
4.2.1 企业披露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总体金额 | 第50-52页 |
4.2.2 企业披露其他综合收益的总体数量 | 第52-54页 |
4.3 其他综合收益信息的可靠性分析 | 第54-56页 |
4.3.1 2012-2013 年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状况 | 第54页 |
4.3.2 2014-2015 年其他综合收益列报与披露状况 | 第54-56页 |
4.4 对比分析 | 第56-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8-60页 |
5.1 研究结论 | 第58-59页 |
5.2 论文不足与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5.2.1 论文不足 | 第59页 |
5.2.2 研究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