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8-23页 |
2 基于铷原子系综四波混频过程的非线性SU(1,1)干涉仪 | 第23-34页 |
2.1 基于铷原子系综的四波混频过程 | 第23-26页 |
2.1.1 四波混频实验实现 | 第23-25页 |
2.1.2 四波混频过程理论模型 | 第25-26页 |
2.2 对四波混频过程产生的孪生光束的关联性的测量以及描述 | 第26-30页 |
2.2.1 强度差压缩理论描述以及实验测量 | 第26-28页 |
2.2.2 正交分量压缩理论描述以及实验测量 | 第28-30页 |
2.3 非线性SU(1,1)干涉仪 | 第30-34页 |
3 基于强度探测下的非线性SU(1,1)灵敏度研究 | 第34-41页 |
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34-35页 |
3.2 基于强度探测的非线性SU(1,1)干涉仪与传统MZ干涉仪的相位灵敏度的理论推导 | 第35-38页 |
3.3 不同探测方案下非线性SU(1,1)干涉仪和传统MZ干涉仪的相位灵敏度的比较 | 第38-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4 非线性SU(1,1)干涉仪量子噪声消除的研究 | 第41-49页 |
4.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第41-42页 |
4.2 非线性SU(1,1)干涉仪实现量子噪声相消的实验装置和理论推导 | 第42-45页 |
4.3 损耗对于非线性SU(1,1)干涉仪输出光场量子噪声消除的影响 | 第45-48页 |
4.3.1 理论推导 | 第45-46页 |
4.3.2 实验结果以及讨论 | 第46-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5 利用级联四波混频过程实现输出光场纠缠度增强的研究 | 第49-56页 |
5.1 研究背景以及意义 | 第49-50页 |
5.2 理论推导 | 第50-51页 |
5.3 实验装置 | 第51-52页 |
5.4 实验结果以及讨论损耗的影响 | 第52-5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6 非线性Sagnac干涉仪 | 第56-65页 |
6.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56-57页 |
6.2 非线性Sagnac干涉仪与传统Sagnac干涉仪角速度灵敏度的比较 | 第57-61页 |
6.3 系统损耗对于非线性Sagnac干涉仪角速度灵敏度的影响 | 第61-64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7 基于四波混频过程与线性分束器产生的多光束之间的量子关联特性的研究 | 第65-73页 |
7.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65-66页 |
7.2 单次四波混频产生的孪生光束之间的量子关联特性 | 第66-68页 |
7.3 基于四波混频过程与线性光分束器产生三光束之间的量子关联特性 | 第68-72页 |
7.4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7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7页 |
个人联系方式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