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畜牧、动物医学、狩猎、蚕、蜂论文--动物医学(兽医学)论文--各种家畜、家禽、野生动物的疾论文--家畜论文--牛论文

本草乳炎清散对奶牛乳房炎的药效学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1-18页
    1.1 奶牛乳房炎研究概况第11-16页
        1.1.1 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第11-12页
        1.1.2 奶牛乳房炎致病因素第12-13页
        1.1.3 奶牛乳房炎诊断方法第13-14页
        1.1.4 奶牛乳房炎的治疗第14-16页
    1.2 本草乳炎清散概述第16-17页
        1.2.1 本草乳炎清散方解第16页
        1.2.2 蒲公英的药理作用第16页
        1.2.3 王不留行的药理作用第16-17页
        1.2.4 川芎的药理作用第17页
    1.3 本研究主要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本草乳炎清散的抗炎作用研究第18-23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8-20页
        2.1.1 材料第18页
        2.1.2 方法第18-20页
    2.2 结果第20-22页
    2.3 讨论第22页
    2.4 小结第22-23页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第23-2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3-25页
        3.1.1 材料第23页
        3.1.2 方法第23-25页
    3.2 结果第25-28页
        3.2.1 细菌培养特性与染色特性第25页
        3.2.2 革兰氏阴性杆菌生化试验结果第25-26页
        3.2.3 革兰氏阳性葡萄样球菌生化试验结果第26-27页
        3.2.4 革兰氏阳性链状球菌生化试验结果第27-28页
        3.2.5 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第28页
    3.3 讨论第28页
    3.4 小结第28-29页
第四章 本草乳炎清散的抑菌效果研究第29-3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29-31页
        4.1.1 材料第29-30页
        4.1.2 方法第30-31页
    4.2 结果第31-32页
    4.3 讨论第32页
    4.4 小结第32-33页
第五章 本草乳炎清散的急性毒性试验第33-37页
    5.1 材料与方法第33-34页
        5.1.1 材料第33页
        5.1.2 方法第33-34页
    5.2 结果与分析第34-35页
    5.3 讨论第35-36页
    5.4 小结第36-37页
第六章 本草乳炎清散临床治疗试验第37-44页
    6.1 材料与方法第37-38页
        6.1.1 材料第37页
        6.1.2 方法第37-38页
    6.2 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6.2.1 乳区统计结果第38-40页
        6.2.2 本草乳炎清散对患牛乳液中体细胞数(SCC)的影响第40-41页
        6.2.3 本草乳炎清散对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效果第41-42页
    6.3 分析与讨论第42-43页
    6.4 小结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致谢第51-52页
作者简介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GAS/STING在猪圆环病毒2型感染中的作用研究
下一篇:CRISPR/Cas9介导gC1qR基因缺失对PCV2感染猪组织病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