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禾谷类作物论文--麦论文--小麦论文

关中地区冬小麦水分产量效应及气候变化条件下产量响应模拟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5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3页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3-14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4-22页
        1.2.1 调亏灌溉的研究进展第14-15页
        1.2.2 调亏灌溉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第15-17页
        1.2.3 调亏灌溉对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17-18页
        1.2.4 气候变化的研究进展第18-19页
        1.2.5 气候变化对小麦生产的影响第19-21页
        1.2.6 DSSAT模型的研究进展第21-22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2-25页
        1.3.1 研究内容第22-24页
        1.3.2 技术路线第24-2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25-31页
    2.1 试验区域概况第25页
    2.2 试验材料与试验设计第25-27页
        2.2.1 遮雨棚下小区试验第25-26页
        2.2.2 大田试验第26-27页
    2.3 观测项目与方法第27-30页
        2.3.1 气象数据第27-28页
        2.3.2 作物指标测量第28-29页
        2.3.3 土壤含水率第29页
        2.3.4 冬小麦蒸发蒸腾量及耗水量第29页
        2.3.5 水分利用效率第29页
        2.3.6 土层含水率变化第29-30页
    2.4 CSM-CERES-WHEAT模型第30-31页
第三章 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耗水特性、生物量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第31-43页
    3.1 不同水分处理冬小麦土壤水分动态第31-34页
        3.1.1 遮雨棚下试验第31-33页
        3.1.2 大田试验第33-34页
    3.2 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量累积的影响第34-37页
        3.2.1 遮雨棚下试验第34-35页
        3.2.2 大田试验第35-37页
    3.3 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第37-40页
        3.3.1 遮雨棚下试验第37-38页
        3.3.2 大田试验第38-40页
    3.4 不同水分处理对冬小麦蒸发蒸腾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第40-42页
    3.5 小结第42-43页
第四章 不同水分条件下冬小麦生长状况模拟第43-56页
    4.1 数据与方法第43-45页
        4.1.1 CSM-CERES-Wheat模型参数校正方法第43-44页
        4.1.2 CSM-CERES-Wheat模型参数验证方法第44页
        4.1.3 季节性分析方法第44-45页
    4.2 CSM-CERES-WHEAT模型参数校正第45-46页
    4.3 CSM-CERES-WHEAT模型评价第46-50页
        4.3.1 物候期、地上生物量以及籽粒产量第47页
        4.3.2 叶面积指数及生物量累积第47-50页
    4.4 CSM-CERES-WHEAT模型的应用第50-54页
        4.4.1 不同生长季冬小麦籽粒产量预测第50-51页
        4.4.2 不同生长季灌水量的预测第51-52页
        4.4.3 不同生长季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分利用效率第52-54页
    4.5 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CERES-WHEAT模型中两种蒸发蒸腾量估算方法的比较研究第56-73页
    5.1 数据与方法第57-59页
        5.1.1 蒸发蒸腾模拟第57-58页
        5.1.2 土壤水分模拟第58-59页
    5.2 模型基于PT和FAO-56 PM两种估算方法校正结果第59-61页
    5.3 PT和FAO-56 PM方法对冬小麦蒸发蒸腾量模拟第61-64页
        5.3.1 生育期累积蒸发蒸腾量第61-62页
        5.3.2 逐日蒸发蒸腾量第62-64页
    5.4 PT和FAO-56 PM方法对冬小麦土壤含水率模拟第64-66页
    5.5 PT和FAO-56 PM方法对冬小麦物候期及地上生物量、籽粒产量模拟第66-72页
        5.5.1 对物候期模拟验证第66-67页
        5.5.2 成熟期地上生物量模拟验证第67-70页
        5.5.3 产量模拟验证第70-72页
    5.6 小结第72-73页
第六章 冬小麦物候期及产量对关中地区气候变化的响应第73-105页
    6.1 数据与方法第73-74页
        6.1.1 站点观测数据第73页
        6.1.2 CMIP5模式资料第73-74页
        6.1.3 SimCLIM第74页
    6.2 020—2100 关中地区气候变化情况第74-93页
        6.2.1 降水量变化第74-80页
        6.2.2 太阳辐射变化第80-85页
        6.2.3 温度变化第85-93页
    6.3 冬小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93-103页
        6.3.1 模拟历史时期关中地区冬小麦物候期及产量第94页
        6.3.2 冬小麦成熟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94-97页
        6.3.3 冬小麦生育期需水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97-98页
        6.3.4 冬小麦产量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第98-103页
    6.4 小结第103-105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5-108页
    7.1 主要结论第105-106页
    7.2 创新点第106-107页
    7.3 问题与展望第107-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8页
致谢第118-120页
作者简介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滴灌施肥条件下温室甜椒水氮耦合效应研究
下一篇:保障渭河生态基流的宝鸡峡灌区节水调控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