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8页 |
绪论 | 第8-16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8-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4页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文献综述 | 第14-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4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4-15页 |
三、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第15-16页 |
第一章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主要内容、特点及其运用现状 | 第16-24页 |
第一节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第16-20页 |
一、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16-19页 |
二、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特点 | 第19-20页 |
第二节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运用状况及其基本评价 | 第20-24页 |
一、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运用状况 | 第20-21页 |
二、对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评价 | 第21-24页 |
第二章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24-30页 |
第一节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一、“负面清单”设置的内容还不够合理 | 第24页 |
二、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行业分类还不够规范 | 第24-25页 |
三、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的透明度还不够高 | 第25页 |
四、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缺乏前瞻性,国内产业安全堪忧 | 第25-26页 |
第二节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 第26-28页 |
一、隐性壁垒仍然存在 | 第26-27页 |
二、政府监管能力仍有待加强 | 第27页 |
三、法制保障仍有待加强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在运用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8-30页 |
一、事中事后监管的趋势和事前审批的现状之间存在矛盾 | 第28页 |
二、优化组织结构的趋势和机构职能重叠的现状之间存在矛盾 | 第28-29页 |
三、主体平等准入的趋势和存在隐性壁垒的现状之间存在矛盾 | 第29页 |
四、社会多元参与的趋势和监管主体单一的现状之间存在矛盾 | 第29-30页 |
第三章 完善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制度的思路和对策 | 第30-36页 |
第一节 完善“负面清单”质量方面的思路和对策 | 第30-32页 |
一、科学确定“负面清单”的长度 | 第30-31页 |
二、行业分类和行业范围要与国际接轨 | 第31页 |
三、提升“负面清单”的透明度和前瞻性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完善“负面清单”制度方面的思路和对策 | 第32-36页 |
一、有效地消除隐性壁垒 | 第32-33页 |
二、建立更加有效的监管体系 | 第33-34页 |
三、有效地完善法制保障 | 第34-36页 |
结束语 | 第36-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0页 |
致谢 | 第40-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