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政治论文

高中思想政治课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研究--以《生活与哲学》课程为例

中文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中文文摘第4-8页
绪论第8-1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8-9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9页
    三、研究现状第9-12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一章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第13-16页
    第一节 生态道德教育的内涵第13页
    第二节 生态道德教育的特点第13-16页
        一、价值取向的超越性第13-14页
        二、行为选择的引导性第14-15页
        三、教育内容的时代性第15-16页
第二章 《生活与哲学》模块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必要性第16-20页
    第一节 培养生态道德意识是《生活与哲学》模块课程目标的要求第16-17页
    第二节 提高中学生的生态道德素质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第17-20页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第17-18页
        二、培养具有良好生态道德素质的中学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保障第18页
        三、生态道德教育是培养中学生良好生态道德素质的基本途径第18-20页
第三章 以生态道德教育丰富和完善《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教学内容和目标第20-27页
    第一节 生态道德教育与《生活与哲学》模块的结合点第20-25页
        一、唯物论教学中渗透正确的自然观第20-21页
        二、辩证法教学中渗透和谐的发展观第21-23页
        三、认识论教学中渗透生态的实践观第23-24页
        四、价值观教学中渗透生态价值观第24-25页
    第二节 《生活与哲学》模块渗透生态道德教育的目标第25-27页
        一、激发生态道德意识第25页
        二、锻炼生态道德能力第25-26页
        三、培养生态道德智慧第26-27页
第四章 在《生活与哲学》模块融入生态道德教育的措施第27-34页
    第一节 与时俱进,完善教材第27-29页
        一、对《生活与哲学》教材内容进行适当丰富和完善第27-28页
        二、编写校本教材第28-29页
    第二节 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生态道德教育意识第29-30页
        一、举办专题培训第29页
        二、开展继续教育第29-30页
        三、进行社会考察第30页
    第三节 丰富教学形式,完善教学评价办法第30-34页
        一、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第30-32页
        二、完善评价办法第32-34页
结语第34-35页
附录第35-39页
参考文献第39-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初中生思想品德课学习倦怠成因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能力素养导向的高中政治课程评价体系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