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2 研究的目的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1.4 研究的意义 | 第12-15页 |
1.4.1 中学平面几何教学要求 | 第12页 |
1.4.2 高考几何证明选讲的考查要求 | 第12-14页 |
1.4.3 几何证明选讲对其它内容的教学意义 | 第14-15页 |
第二章 概念获得模式的界定 | 第15-25页 |
2.1 教学模式的相关综述 | 第15-19页 |
2.1.1 教学模式的结构 | 第15页 |
2.1.2 教学模式的分类 | 第15-18页 |
2.1.3 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功能 | 第18页 |
2.1.4 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18-19页 |
2.2 概念获得模式的概念界定 | 第19-22页 |
2.2.1 概念获得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21页 |
2.2.2 概念获得模式的基本程序 | 第21-22页 |
2.3 概念获得模式适用于《几何证明选讲》的教学 | 第22-25页 |
第三章 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5-35页 |
3.1 调查对象的选取 | 第25页 |
3.2 问卷-测试卷的调查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25-32页 |
3.2.1 问卷的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26-28页 |
3.2.2 测验卷的测验结果及分析 | 第28-32页 |
3.3 教师访谈结果 | 第32-34页 |
3.4 学生访谈结果 | 第34-35页 |
第四章 教学设计 | 第35-46页 |
4.1 教学目标的确定 | 第35页 |
4.2 确定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 | 第35-36页 |
4.3 教学内容剖析 | 第36页 |
4.4 基于概念获得模式的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的教学设计 | 第36-46页 |
总结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录 | 第49-50页 |
致谢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