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互联网金融创新对旅游产业影响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引言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1 我国旅游产业背景第11页
        1.1.2 我国旅游产业增长趋势第11-12页
        1.1.3 旅游金融历史发展第12-13页
    1.2 互联网金融背景情况第13-14页
        1.2.1 互联网金融概念第13页
        1.2.2 互联网金融发展第13-14页
    1.3 研究目的、结构、创新点与不足第14-16页
        1.3.1 研究目的第14-15页
        1.3.2 研究结构第15页
        1.3.3 创新点与不足第15-16页
    1.4 写作背景第16页
第二章 互联网旅游金融概述第16-26页
    2.1 互联网金融创新+旅游产业模式第16-18页
        2.1.1 互联网旅游金融定义第16页
        2.1.2 互联网金融创新融合旅游产业的前提第16-17页
        2.1.3 互联网旅游金融的利好因素第17-18页
    2.2 互联网旅游金融的理论支持第18页
        2.2.1 国内理论摘要第18页
        2.2.2 国际理论摘要第18页
    2.3 消费者需求第18-20页
        2.3.1 消费者对于出境旅游金融需求的分析第18-19页
        2.3.2 旅游金融需求调查第19-20页
    2.4 互联网金融与在线旅游业的融合第20-22页
        2.4.1 互联网旅游金融的较高渗透率第20-21页
        2.4.2 互联网旅游金融的较高增长率第21-22页
    2.5 互联网旅游金融的风险评估第22-23页
        2.5.1 政策风险第22页
        2.5.2 经济环境风险第22页
        2.5.3 同业竞争第22-23页
        2.5.4 系统风险第23页
        2.5.5 理论风险第23页
    2.6 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AMC模型第23-24页
    2.7 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竞争厂商概述第24-26页
第三章 互联网旅游金融企业第26-33页
    3.1 我国旅游产业格局第26页
    3.2 传统旅行社代表第26-28页
        3.2.1 国有企业第26页
        3.2.2 旅游集团第26页
        3.2.3 社会企业第26-27页
        3.2.4 以万达为代表的文化产业企业第27页
        3.2.5 中小型旅行社第27页
        3.2.6 会展公司及目的地管理公司第27-28页
    3.3 在线旅行社代表第28-29页
        3.3.1 线上综合服务商第28页
        3.3.2 线上平台服务商第28页
        3.3.3 线上社区平台第28-29页
        3.3.4 线上细分市场厂商第29页
        3.3.5 线上B2B平台第29页
    3.4 其他机构第29-30页
        3.4.1 政府主导的智慧服务平台第29页
        3.4.2 境外代表企业第29-30页
    3.5 在线旅游是互联网旅游金融的主要载体第30-33页
        3.5.1 在线旅游市场概况第30-31页
        3.5.2 在线旅游企业历程第31-32页
        3.5.3 自由行游客增多第32-33页
第四章 互联网旅游金融产品创新第33-45页
    4.1 支付业务创新第33-35页
        4.1.1 传统支付渠道第33页
        4.1.2 传统渠道支付特点第33-34页
        4.1.3 阿里旅游的支付及退税业务第34-35页
        4.1.4 B2B支付业务案例第35页
    4.2 理财业务创新第35-38页
        4.2.1 途牛理财及存款证明第35-37页
        4.2.2 阿里旅游宝第37页
        4.2.3 去哪儿网“趣游宝”第37页
        4.2.4 去哪儿网与携程网的“消费型存款证明”第37-38页
    4.3 分期业务创新第38-39页
        4.3.1 途牛“牛分期”第38页
        4.3.2 阿里旅行第38页
        4.3.3 京东白条第38-39页
        4.3.4 去哪儿网“拿去花”第39页
    4.4 保险业务创新第39-41页
        4.4.1 途牛旅游保险第39页
        4.4.2 阿里旅游保险第39-40页
        4.4.3 去哪儿机票保险及旅游保险第40-41页
        4.4.4 京东旅游保险第41页
    4.5 众筹业务创新第41-42页
        4.5.1 途牛众筹创新第41-42页
        4.5.2 京东与淘宝众筹第42页
        4.5.3 旅游概念众筹第42页
    4.6 B2B保理创新第42-44页
        4.6.1 传统旅行社-供应商应收账款方式第42-43页
        4.6.2 账期的问题第43页
        4.6.3 公司理财及保理业务第43-44页
    4.7 大数据征信创新第44-45页
        4.7.1 阿里芝麻信用第44页
        4.7.2 阿里未来酒店第44-45页
        4.7.3 阿里未来景区第45页
第五章 产品分析第45-50页
    5.1 问题产品分析第45-47页
        5.1.1“消费型存款证明”的逆向选择谬误第45-47页
        5.1.2“牛业代”的问题与产业内产品定价的博弈第47页
    5.2 优秀产品总结第47-50页
        5.2.1 大数据征信第47-48页
        5.2.2 保险项目升级第48-49页
        5.2.3 消除信息不对称痛点第49页
        5.2.4 不烧钱的发现旅游第49-50页
        5.2.5 存钱扩张的海涛旅游第50页
第六章 互联网金融+旅游产业深入分析第50-58页
    6.1 主要OTA企业市场数据第50-54页
        6.1.1 途牛、携程、去哪儿财报对比第50-51页
        6.1.2 途牛金服阶段性成果第51页
        6.1.3 从移动支付看阿里旅游潜在发展第51-53页
        6.1.4 从旅游APP比较在线旅游厂商第53-54页
    6.2 互联网旅游金融市场占比分析第54-56页
        6.2.1 互联旅游网金融占在线旅游比重第54-55页
        6.2.2 互联网旅游金融占比在线旅游市场的模型第55-56页
    6.3 互联网金融+旅游产业对消费者的影响第56-57页
        6.3.1 消费者选择多样化第56页
        6.3.2 提前消费的实现第56页
        6.3.3 解决旅行前中后的用户痛点第56页
        6.3.4 B2C服务闭环更完善第56-57页
    6.4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旅行社的影响第57-58页
        6.4.1 易引发过度竞争第57页
        6.4.2 鲶鱼效应促进传统旅行社升级第57-58页
    6.5 互联网旅游金融对旅游产业链的影响第58页
        6.5.1 B2B2C资金闭环趋于完善第58页
        6.5.2 供应商得到更好的融资机会第58页
第七章 总结及建议第58-61页
    7.1 总结第58-59页
    7.2 对互联网旅游金融的总体看好第59-60页
    7.3 对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建议第60-61页
参考文献第61-63页
致谢第63-64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市高速公路公司融资方式创新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的影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