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3-35页 |
1.1 锆和铪的基本性质 | 第13-14页 |
1.2 锆和铪的矿石资源 | 第14页 |
1.3 锆和铪的工业应用 | 第14-16页 |
1.4 锆和铪分离技术 | 第16-21页 |
1.5 锆和铪测量方法 | 第21-24页 |
1.5.1 络合滴定法 | 第22页 |
1.5.2 苦杏仁酸重量沉淀法 | 第22页 |
1.5.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第22-23页 |
1.5.4 光谱法 | 第23-24页 |
1.6 萃取动力学研究方法 | 第24-27页 |
1.6.1 恒界面池法 | 第24-25页 |
1.6.2 高速离心法 | 第25页 |
1.6.3 液滴法 | 第25-26页 |
1.6.4 双水相法 | 第26-27页 |
1.7 动力学的计算原理 | 第27-30页 |
1.7.1 微分法 | 第27-28页 |
1.7.2 积分法 | 第28-29页 |
1.7.3 动力学萃取控制类型的判定 | 第29-30页 |
1.8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30-35页 |
1.8.1 选题背景 | 第30-33页 |
1.8.2 研究内容 | 第33-35页 |
第2章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5-41页 |
2.1 实验试剂 | 第35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5-36页 |
2.3 恒界面池装置的设计 | 第36-39页 |
2.3.1 设计原理 | 第36页 |
2.3.2 设计依据 | 第36-37页 |
2.3.3 恒界面池结构图 | 第37-38页 |
2.3.4 恒界面池的特点 | 第38页 |
2.3.5 恒界面池的操作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第3章 锆和铪的分析方法 | 第41-53页 |
3.1 锆和铪含量的计算方法 | 第41页 |
3.2 锆和铪标准储备液的配制 | 第41-42页 |
3.2.1 锆标准液配制 | 第41-42页 |
3.2.2 铪标准液配制 | 第42页 |
3.3 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铪含量最佳显色条件筛选 | 第42-45页 |
3.3.1 偶氮胂III加入量对铪显色效果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2 盐酸浓度对铪显色效果的影响 | 第43-44页 |
3.3.3 无水乙醇浓度对铪显色效果的影响 | 第44-45页 |
3.4 偶氮胂Ⅲ分光光度法测定锆含量最佳显色条件筛选 | 第45-48页 |
3.4.1 偶氮胂Ⅲ加入量对锆显色效果的影响 | 第45-46页 |
3.4.2 盐酸浓度对锆显色效果的影响 | 第46-47页 |
3.4.3 无水乙醇浓度对锆显色效果的影响 | 第47-48页 |
3.5 偶氮胂Ⅲ测锆铪标准曲线绘制 | 第48-51页 |
3.5.1 偶氮胂Ⅲ法测定原料中锆铪总量 | 第49-50页 |
3.5.2 偶氮胂Ⅲ法测定原料中锆总量和铪总量 | 第50-51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4章 DIBK-P350体系萃取锆和铪的动力学 | 第53-79页 |
4.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3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53-54页 |
4.2.1 料液的配制 | 第54页 |
4.2.2 萃取有机相的预饱和 | 第54页 |
4.3 锆和铪的动力学研究 | 第54-75页 |
4.3.1 搅拌速度对锆和铪萃取速率的影响 | 第54-59页 |
4.3.2 温度对锆和铪萃取速率影响 | 第59-64页 |
4.3.3 界面积对锆和铪萃取速率影响 | 第64-68页 |
4.3.4 金属离子浓度对锆和铪萃取速率的影响 | 第68-69页 |
4.3.5 硫氰酸根浓度对锆和铪萃取速率的影响 | 第69-70页 |
4.3.6 盐酸浓度对锆和铪萃取速率的影响 | 第70-71页 |
4.3.7 DIBK浓度对锆和铪萃取速率的影响 | 第71-72页 |
4.3.8 P350浓度对锆和铪萃取速率的影响 | 第72-74页 |
4.3.9 萃取反应机理探讨 | 第74-7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5-79页 |
第5章 结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89-91页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