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1.1 前言 | 第14页 |
1.2 氟化钾的制备方法 | 第14-16页 |
1.2.1 中和法 | 第15页 |
1.2.2 氟硅酸法 | 第15页 |
1.2.3 氟硅酸钾热解法 | 第15页 |
1.2.4 氟硅酸钾水解法 | 第15-16页 |
1.2.5 络合法 | 第16页 |
1.3 包膜缓释肥料按包膜材料的分类 | 第16-18页 |
1.3.1 惰性型包膜材料 | 第17页 |
1.3.2 表面活性剂型包膜材料 | 第17页 |
1.3.3 有机疏水型包膜材料 | 第17页 |
1.3.4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型包膜材料 | 第17-18页 |
1.3.5 惰性与表面活性剂复合型包膜材料 | 第18页 |
1.4 包膜缓释肥料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8-19页 |
1.4.1 包膜缓释肥料国外研究进展 | 第18页 |
1.4.2 包膜缓释肥料国内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1.5 包膜缓释肥料的评价方法 | 第19-20页 |
1.5.1 静水浸提法 | 第19页 |
1.5.2 介质淋洗法 | 第19页 |
1.5.3 土壤溶出率法 | 第19-20页 |
1.5.4 电导率法 | 第20页 |
1.6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20-22页 |
1.6.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6.2 研究意义 | 第21-22页 |
第2章 实验设备、原料与分析方法 | 第22-32页 |
2.1 实验原料及药品 | 第22-23页 |
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3-24页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4-32页 |
2.3.1 化学仪器分析及表征 | 第24-26页 |
2.3.2 膜及包膜肥料性能测定 | 第26-32页 |
第3章 湿法磷酸脱氟制备氟化钾产品净化分析 | 第32-44页 |
3.1 氟化钾制备工艺 | 第32-33页 |
3.2 氟化钾净化除杂分析 | 第33-39页 |
3.2.1 粗氟化钾的能谱分析 | 第33-34页 |
3.2.2 氟化钾溶液浓度对氟硅酸钾溶解度的影响 | 第34-35页 |
3.2.3 氟化钾溶液温度对氟硅酸钾溶解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4 氟硅酸调节氟化钾溶液p H值对净化除杂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5 净化后残渣和精制氟化钾的能谱分析 | 第37-39页 |
3.3 氟化钾净化除杂后实验结果 | 第39-40页 |
3.4 副产二氧化硅的质量分析 | 第40-42页 |
3.4.1 副产二氧化硅粉末的能谱分析 | 第40-41页 |
3.4.2 副产二氧化硅粉末的主要成分分析 | 第41-42页 |
3.4.3 副产二氧化硅的可行性应用 | 第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第4章 共混改性二氧化硅膜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 第44-60页 |
4.1 共混改性二氧化硅膜的制备工艺 | 第44-45页 |
4.2 改性条件对二氧化硅包膜材料成膜性能的影响 | 第45-50页 |
4.2.1 不同质量浓度的PVA溶液对包膜材料成膜的影响 | 第45页 |
4.2.2 HPMC添加量对包膜材料成膜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3 CMC添加量对包膜材料成膜的影响 | 第46-47页 |
4.2.4 二氧化硅添加量对包膜材料成膜的影响 | 第47-48页 |
4.2.5 丙三醇添加量对包膜材料成膜的影响 | 第48-49页 |
4.2.6 消泡剂的添加位置的影响 | 第49页 |
4.2.7 干燥温度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 改性条件对二氧化硅包膜材料吸水性的影响 | 第50-53页 |
4.3.1 HPMC添加量对包膜材料吸水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2 CMC添加量对包膜材料吸水性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3 二氧化硅添加量对包膜材料吸水性的影响 | 第52页 |
4.3.4 丙三醇添加量对包膜材料吸水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4.4 改性条件对二氧化硅包膜材料保水率的影响 | 第53-57页 |
4.4.1 HPMC添加量对包膜材料保水率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2 CMC添加量对包膜材料保水率的影响 | 第55-56页 |
4.4.3 二氧化硅添加量对包膜材料保水率的影响 | 第56页 |
4.4.4 丙三醇添加量对包膜材料保水率的影响 | 第56-57页 |
4.5 共混改性二氧化硅包膜材料的扫描电镜微观结构 | 第57-58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第5章 共混改性二氧化硅包膜缓释肥的制备及性能表征 | 第60-70页 |
5.1 共混改性二氧化硅包膜磷酸二铵缓释肥料的制备工艺 | 第60-61页 |
5.2 包覆率对肥料耐磨性能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 包覆率对肥料颗粒的抗压强度的影响 | 第62页 |
5.4 密度计法测不同包膜方式及包覆率对肥料缓释性的影响 | 第62-67页 |
5.4.1 磷酸二铵溶液质量浓度百分比与密度值的标准曲线 | 第62-64页 |
5.4.2 不同包膜方式及包覆率对肥料缓释性能的影响 | 第64-67页 |
5.5 扫描电镜微观结构 | 第67-6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第6章 改性二氧化硅包膜缓释肥养分释放动力学的研究 | 第70-78页 |
6.1 总养分累积释放率随时间的关系 | 第70-72页 |
6.2 包膜缓释复合肥单一养分释放率与时间的关系 | 第72-74页 |
6.3 包膜缓释复合肥的单一养分释放动力学 | 第74-7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6-78页 |
第7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8-80页 |
7.1 结论 | 第78-79页 |
7.2 建议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8页 |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