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提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序言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13页 |
1.1 研究缘起 | 第10页 |
1.1.1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 第10页 |
1.1.2 "阳光规划"的城市需求 | 第10页 |
1.1.3 公众审美水平的提高 | 第10页 |
1.2 研究对象、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1.2.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1 规划展览馆国内现状 | 第11-12页 |
1.3.2 规划展览馆国外现状 | 第12-13页 |
2 规划展览馆展示设计探究 | 第13-17页 |
2.1 规划展览馆的基本概况 | 第13页 |
2.1.1 规划展览馆的发展历程 | 第13页 |
2.1.2 规划展览馆的社会职能 | 第13页 |
2.2 规划展览馆的问题解析 | 第13-15页 |
2.2.1 建筑空间展示脱节 | 第13-14页 |
2.2.2 城市特色表达不足 | 第14页 |
2.2.3 内容展示繁冗拖沓 | 第14页 |
2.2.4 科技手段应用过度 | 第14-15页 |
2.3 规划展览馆的展示设计 | 第15-17页 |
2.3.1 建筑空间的融合设计 | 第15页 |
2.3.2 城市特色的突出设计 | 第15-16页 |
2.3.3 主题内容的巧妙设计 | 第16页 |
2.3.4 科技技术的创新设计 | 第16-17页 |
3 规划展览馆展示设计优化 | 第17-25页 |
3.1 规划展览馆的地域语言 | 第17页 |
3.1.1 城市地域文化分析 | 第17页 |
3.1.2 展馆的地域特色优化 | 第17页 |
3.2 规划展览馆的空间语言 | 第17-19页 |
3.2.1 展馆空间的布局优化 | 第17-18页 |
3.2.2 展陈空间的尺度优化 | 第18页 |
3.2.3 展陈空间的色彩优化 | 第18-19页 |
3.2.4 展陈空间的材料优化 | 第19页 |
3.3 规划展览馆的展览语言 | 第19-22页 |
3.3.1 规划展览馆的平面设计 | 第19-20页 |
3.3.2 规划展览馆的总规模型 | 第20-21页 |
3.3.3 规划展览馆的雕塑艺术 | 第21-22页 |
3.4 规划展览馆的科技语言 | 第22-25页 |
3.4.1 180度环幕沉浸影院 | 第22页 |
3.4.2 3D多感体验技术 | 第22-23页 |
3.4.3 幻影地球技术 | 第23-24页 |
3.4.4 无介质光影舞台 | 第24-25页 |
4 规划展览馆展示设计应用:以雅安市规划展览馆方案设计为例 | 第25-34页 |
4.1 项目背景 | 第25页 |
4.1.1 项目概况 | 第25页 |
4.1.2 项目需求 | 第25页 |
4.2 方案设计 | 第25-28页 |
4.2.1 策划定位阶段 | 第25-26页 |
4.2.2 方案生成 | 第26-28页 |
4.3 方案优化 | 第28-31页 |
4.3.1 具体方案的优化 | 第28-30页 |
4.3.2 功能设计的可拓展性 | 第30-31页 |
4.4 方案实施 | 第31-33页 |
4.4.1 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31-32页 |
4.4.2 运营策略建议 | 第32-33页 |
4.5 方案竣工的总结与启示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