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大山小说论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8-14页 |
1、贾大山小说的研究意义 | 第8-9页 |
2、贾大山小说研究的现状及本论文的写作思路 | 第9-14页 |
(1)关于贾大山其人的研究 | 第9-10页 |
(2)关于贾大山作品的研究 | 第10-13页 |
(3)本文写作思路 | 第13-14页 |
一、贾大山小说的创作历程 | 第14-19页 |
1、以《取经》为代表的第一阶段 | 第14-15页 |
2、以《小果》为代表的第二阶段 | 第15-16页 |
3、以《梦庄记事》为代表的第三阶段 | 第16-18页 |
4、以“新笔记小说”为代表的第四阶段 | 第18-19页 |
二、贾大山小说的思想内容 | 第19-26页 |
1、浓郁的乡土特色 | 第19-20页 |
2、深刻的性灵探索 | 第20-22页 |
3、突出的民间伦理 | 第22-26页 |
三、贾大山小说的艺术追求 | 第26-31页 |
1、白描手法的坚守与变新 | 第26-27页 |
2、结构安排的简单与明了 | 第27-28页 |
3、人物塑造的深邃与诙谐 | 第28-31页 |
(1)赋予平凡人物双重性格 | 第28-29页 |
(2)挖掘人性深处的光泽 | 第29页 |
(3)简洁语言刻画诙谐人物 | 第29-31页 |
四、贾大山小说的文化传承和艺术价值 | 第31-38页 |
1、正定风情的传承 | 第31-32页 |
2、传统文化的传承 | 第32-33页 |
3、文学风格的传承 | 第33-36页 |
(1)对赵树理风格的传承 | 第33-35页 |
(2)对孙犁风格的传承 | 第35-36页 |
4、贾大山的艺术价值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6页 |
后记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