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9页 |
绪论 | 第9-13页 |
(一)选题目的 | 第9页 |
(二)选题意义 | 第9-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四)论文框架 | 第12-13页 |
一、民生频道简析 | 第13-16页 |
(一)民生频道的开办 | 第13页 |
(二)民生频道的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三)民生频道的特点 | 第14-16页 |
1.民本观念 服务民生 | 第14页 |
2.地域接近 服务本土 | 第14-15页 |
3.语言亲民 有亲和力 | 第15页 |
4.关注热点 强化服务 | 第15-16页 |
二、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开播与意义 | 第16-23页 |
(一)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开办 | 第16页 |
(二)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创办的必要性 | 第16-20页 |
1.国家政策的需要 | 第16-18页 |
2.河南电视台发展的需要 | 第18页 |
3.符合河南省的实际情况 | 第18-19页 |
4.河南受众的视听需求 | 第19-20页 |
(三)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定位 | 第20-21页 |
(四)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创办的意义 | 第21-23页 |
1.在全国电视台中开创民生频道的先河 | 第21页 |
2.为河南人民做好服务 | 第21-22页 |
3.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 第22-23页 |
三、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主要栏目分析 | 第23-32页 |
(一)民生新闻资讯类栏目 | 第23-24页 |
1.《新民生大参考》的民生新闻 | 第23-24页 |
(1)开播背景 | 第23页 |
(2)栏目形态 | 第23-24页 |
(二)生活服务类栏目 | 第24-28页 |
1.《小莉帮忙》的帮忙类民生节目 | 第25-27页 |
(1)开播背景 | 第25页 |
(2)栏目形态 | 第25-27页 |
2.《香香美食》对老板姓吃的关注 | 第27-28页 |
(1)开播背景 | 第27页 |
(2)栏目形态 | 第27-28页 |
(三)民生草根娱乐类节目 | 第28-29页 |
1.《双生英雄会》的草根棋牌娱乐文化 | 第28-29页 |
(1)开播背景 | 第28-29页 |
(2)栏目形态 | 第29页 |
(四)民生公益创业真人秀栏目 | 第29-32页 |
1.《创业星工场》的民生创业情感诉求 | 第30-32页 |
(1)开播背景 | 第30页 |
(2)栏目形态 | 第30-32页 |
四、大象融媒 扬帆起航 | 第32-36页 |
(一)大象融媒的创办 | 第32页 |
(二)大象融媒创办的意义 | 第32-36页 |
1.传统媒体发展的机遇 | 第32-33页 |
2.提升河南广电的公共服务能力 | 第33-34页 |
3.对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改革 | 第34-36页 |
五、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特色研究 | 第36-55页 |
(一)频道的内容丰富 | 第36-39页 |
(二)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包装 | 第39-44页 |
1.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视觉标识 | 第40-42页 |
2.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听觉标识 | 第42-43页 |
3.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主持人分析 | 第43-44页 |
(三)频道以城市人.为主的受众定位 | 第44-45页 |
(四)频道的以自办栏目为主的编排特色 | 第45-48页 |
(五)频道的媒介经营 | 第48-55页 |
1.节目内容经营 | 第48-50页 |
2.广告经营 | 第50-53页 |
3.品牌经营 | 第53-55页 |
六、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的传播效果研究 | 第55-61页 |
(一)地面频道与生活服务类栏目覆盖率稳中有升 | 第55-56页 |
(二)民生频道由原来迅速发展时期进入稳定时期 | 第56-61页 |
七、河南电视台民生频道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 | 第61-68页 |
(一)民生频道存在的问题 | 第61-64页 |
1.民生频道的接受和传播力有限 | 第61页 |
2.民生频道的养生类节目质量问题 | 第61-62页 |
3.负面新闻过多 记者超越职权 | 第62-63页 |
4.频道定位城市居民 对农民关注过少 | 第63页 |
5.引进电视剧过于陈旧 重复播放造成人们视觉疲劳 | 第63-64页 |
(二)民生频道的改进措施 | 第64-68页 |
1.重视研究,加强互动,开发受众资源 | 第64-65页 |
2.提高养生类节目播出质量 | 第65页 |
3.在对社会做好舆论监督的同时,也应做好正面宣传 | 第65-66页 |
4.以民为本 以民为根 | 第66页 |
5.通过自制剧制胜 发挥本土资源优势 | 第66-68页 |
结语 | 第68-69页 |
注释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