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前《古诗十九首》接受史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汉魏——由发轫到繁荣第11-31页
 概述第11-13页
 第一节 曹丕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与借鉴第13-18页
  一、语词上的接受第13-14页
  二、诗句上的接受第14-15页
  三、主题上的接受第15-18页
 第二节 曹植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与发挥第18-24页
  一、语词上的接受第18-19页
  二、诗句上的接受第19-21页
  三、主题上的接受第21-24页
 第三节 阮籍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与深化第24-31页
  一、语词上的接受第24-26页
  二、诗句上的接受第26-27页
  三、主题上的接受第27-31页
第二章 两晋——于曲折中突破第31-48页
 概述第31-33页
 第一节 陆机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与重构第33-41页
  一、语词上的接受第33-34页
  二、诗句上的接受第34-35页
  三、主题上的接受第35-39页
  四、拟作与得失第39-41页
 第二节 陶渊明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与创新第41-48页
  一、语词上的接受第41-42页
  二、诗句上的接受第42-44页
  三、主题上的接受第44-48页
第三章 南北朝——多元化的盛景第48-71页
 概述第48-52页
 第一节 鲍照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与创造第52-58页
  一、语词上的接受第52-53页
  二、诗句上的接受第53-55页
  三、主题上的接受第55-58页
 第二节 沈约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与新变第58-64页
  一、语词上的接受第58-59页
  二、诗句上的接受第59-60页
  三、主题上的接受第60-64页
 第三节 何逊对《古诗十九首》的接受与回归第64-71页
  一、语词上的接受第64-65页
  二、诗句上的接受第65-66页
  三、主题上的接受第66-71页
结论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试论李攀龙的《唐诗删》
下一篇:周在浚及其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