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保润剂的筛选及性能评价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引言 | 第12页 |
·卷烟保润的研究 | 第12-14页 |
·物理保润 | 第12-13页 |
·感官保润 | 第13-14页 |
·传统保润剂在烟草中的应用 | 第14页 |
·单一保润剂 | 第14页 |
·复配保润剂 | 第14页 |
·新型保润剂在烟草中的应用 | 第14-16页 |
·天然植物材料保润剂 | 第14-15页 |
·人工合成保润剂 | 第15-16页 |
·环境因素对卷烟感官的影响 | 第16页 |
·卷烟保润评价方法的概述 | 第16-18页 |
·物理保润性测试方法 | 第16-18页 |
·其他方法 | 第18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19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烟草及烟草制品保润度评价方法的建立 | 第20-32页 |
·引言 | 第2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0-21页 |
·试剂、材料及仪器 | 第20-21页 |
·实验方法 | 第21页 |
·实验结果 | 第21-30页 |
·不同质量对烟丝保润性的影响 | 第21-24页 |
·不同温度对烟丝保润性的影响 | 第24-26页 |
·样品分析 | 第26-30页 |
·小结 | 第30-32页 |
第三章 保润剂对烟丝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32-50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5页 |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第32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5页 |
·传统保润剂对烟丝物理性能分析 | 第35-43页 |
·保湿性比较 | 第35-36页 |
·平衡含水率分析 | 第36页 |
·传统保润剂对烟丝微结构的影响 | 第36-41页 |
·等温吸湿—解湿行为分析 | 第41-43页 |
·新型保润剂对烟丝物理性能分析 | 第43-48页 |
·保湿性比较 | 第43-44页 |
·平衡含水率分析 | 第44页 |
·新型保润剂对烟丝微结构的影响 | 第44-46页 |
·等温吸湿—解湿行为分析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保润剂对烟丝化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 第50-76页 |
·引言 | 第50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0-51页 |
·实验试剂 | 第50页 |
·实验仪器 | 第50-51页 |
·实验材料 | 第51页 |
·样品前处理 | 第51页 |
·烟气化学成分的测定方法 | 第51-52页 |
·吸烟机工作原理及烟气捕集 | 第51页 |
·内标溶液的配制 | 第51页 |
·致香成分的萃取 | 第51-52页 |
·气相色谱和质谱的分析条件 | 第52页 |
·内标定量分析 | 第52页 |
·保润剂对卷烟主流烟气化学成分的影响 | 第52-70页 |
·不同环境湿度喷洒保润剂烟丝含水率分析 | 第52-53页 |
·致香成分分析 | 第53-70页 |
·保润剂对烟丝燃烧特性的影响 | 第70-74页 |
·燃烧特性分析方法 | 第70-72页 |
·TG-DTG曲线分析 | 第72-74页 |
·燃烧特性指数分析 | 第74页 |
·小结 | 第74-76页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 第76-78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展望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6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