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湖泊、水库论文

阳宗海沉积物有机质组成结构及对磷赋存特征的影响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7页
缩写词说明第7-11页
1 绪论第11-17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5页
     ·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表征研究进展第11-12页
     ·沉积物磷形态及其潜在可移动性研究进展第12-13页
     ·有机质对沉积物磷形态及吸附/释放影响研究进展第13-15页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第15-17页
     ·研究内容第15页
     ·研究目标第15页
     ·技术路线第15-1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7-22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7-18页
   ·样品采集及前处理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2页
     ·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提取、分离及表征方法第19-20页
     ·沉积物磷形态分级方法第20-21页
     ·沉积物磷吸附/释放特征研究方法第21页
     ·其他方法第21-22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2-56页
   ·沉积物有机质组成结构特征第22-31页
     ·沉积物CHO元素含量及其组成比例第22-25页
     ·沉积物溶解性有机质组成结构特征第25-27页
     ·主成分(PCA)分析第27-30页
     ·小结第30-31页
   ·沉积物DOM不同分子量组分紫外和荧光光谱特征解析第31-40页
     ·沉积物DOM不同分子量组分紫外-可见光谱特征第31-36页
     ·沉积物DOM不同组分三维荧光光谱特征第36-38页
     ·主成分(PCA)分析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沉积物DOM不同分子量组分溶解性有机碳氮磷分布第40-44页
     ·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碳氮磷分子量分布第40-41页
     ·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碳氮磷摩尔比第41-43页
     ·沉积物溶解性有机碳氮磷分子量组成贡献第43-44页
     ·小结第44页
   ·沉积物磷赋存形态及其对总磷累积的贡献第44-52页
     ·沉积物潜在可移动磷形态赋存特征第44-47页
     ·沉积物稳定磷形态赋存特征第47-49页
     ·沉积物磷形态对磷累积的贡献第49-51页
     ·小结第51-52页
   ·不同站点沉积物磷吸附/释放特征第52-56页
     ·沉积物磷吸附热力学特征第52-53页
     ·沉积物磷释放动力学特征第53-55页
     ·小结第55-56页
4 讨论第56-64页
   ·阳宗海沉积物有机质组成结构表征第56-58页
   ·有机质对沉积物磷滞留及潜在可移动能力的影响第58-60页
   ·有机质对沉积物磷吸附/释放特征的影响第60-64页
5 结论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云南遮放贡米种植加工技术变迁研究
下一篇:基于桃—大豆套种体系的秸秆覆盖削减面山垦殖区面源污染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