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核果类论文--桃论文

基于桃—大豆套种体系的秸秆覆盖削减面山垦殖区面源污染的特征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1 引言第10-27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2页
   ·面源污染与水体富营养化第12页
   ·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因素第12-16页
   ·秸秆覆盖及其对面源污染的削减第16-19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性质的正负效应第17-18页
     ·秸秆覆盖削减面源污染负荷第18-19页
   ·滇池流域概况及面源污染现状第19-21页
   ·滇池流域面源污染治理措施研究第21-25页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5-27页
     ·研究目的第25页
     ·研究内容第25页
     ·研究方法第25-26页
     ·技术路线第26-27页
2 材料与方法第27-38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27-28页
     ·研究区域的选择第27页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第27-28页
   ·试验设计与指标测定方法第28-36页
     ·样地设置与种植模式确定第28-30页
     ·降雨量和径流量测定第30页
     ·地表径流的采集与水质监测第30-32页
     ·林冠层降雨截留的测定第32-33页
     ·土壤样品的采集与测定第33页
     ·土壤物理性质的测定第33页
     ·土壤化学性质的测定第33-35页
     ·植物样品的采集与测定第35-36页
   ·数据来源及调查方法第36-37页
   ·数据分析与统计方法第37-3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8-63页
   ·研究区降水特征第38-39页
     ·5~9 月降水月特征和日特征第38-39页
     ·降雨强度特征第39页
   ·秸秆覆盖对地表径流及氮磷流失的削减特征第39-47页
     ·2014年流失特征第39-43页
     ·2015年流失特征第43-47页
   ·秸秆覆盖对地表径流出水水质状况的影响第47-49页
     ·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地表径流中铵态氮浓度的影响第47-48页
     ·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地表径流中硝态氮浓度的影响第48页
     ·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地表径流中总氮浓度的影响第48-49页
     ·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地表径流中总磷浓度的影响第49页
   ·秸秆覆盖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第49-51页
   ·秸秆覆盖对植物生长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第51-57页
     ·2014年秸秆覆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51-55页
     ·2015年秸秆覆盖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第55-57页
   ·秸秆覆盖对植物氮、磷吸收特征的影响第57-59页
     ·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大豆植株TN含量的影响第57-58页
     ·不同量秸秆覆盖对大豆植株TP含量的影响第58-59页
   ·秸秆覆盖对作物产量变化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第59-61页
     ·秸秆覆盖对毛豆生物量和产量变化的影响第59页
     ·秸秆覆盖对毛豆产量构成因子变化的影响第59-60页
     ·秸秆覆盖对毛豆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60-61页
   ·流域内秸秆资源现状及利用情况第61-62页
   ·流域内村民对秸秆利用的认知情况第62-63页
4 讨论第63-70页
   ·影响面源污染及N、P流失的因素第63页
   ·秸秆覆盖对地表径流不同形态N、P流失的影响第63-64页
   ·秸秆覆盖对植物生长、生理特征的影响及影响因素第64-65页
   ·降雨强度与面源污染负荷流失的关系第65-66页
   ·秸秆资源利用及其覆盖削减面源污染综合效益分析第66-70页
     ·秸秆覆盖削减面源污染的生态效益及经济效益第66-67页
     ·秸秆覆盖削减面源污染的社会效益第67-68页
     ·秸秆覆盖削减面源污染的劣势及不足第68页
     ·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机遇第68-70页
5 结论第70-71页
6 展望第71-72页
参考文献第72-80页
科研成果及论文发表情况第80-81页
项目来源第81-82页
附件第82-84页
附图第84-87页
致谢第87-88页

论文共8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阳宗海沉积物有机质组成结构及对磷赋存特征的影响
下一篇:云南高原特色农业庄园景观构成研究